驱逐中国记者,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加强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演习……近期美国的一系列挑衅举动,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国务卿麦克·蓬佩奥更是化身行走的“意识形态复读机”,在世界范围内污蔑造谣,兜售“中国威胁论”,并试图拉帮结派,妄图挑起对华冷战。
蓬佩奥以及他的同党把“对抗”并最终“击垮”中国作为目标,这些政客天真地认为可以像对付前苏联一样,通过挑起一场新的冷战来遏制中国的崛起。他们以为,美国打赢了美苏冷战,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复制。
但是,历史告诫人们的并不是开启一场新冷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欧洲研究所所长亚当·图兹(Adam Tooze)近期在《伦敦书评》上发表文章,认为利用冷战来构建对中美竞争的理解,是一种冒险的尝试。而美国对冷战胜利的过度自信,正在引导它以危险的方式加速走向对抗。
图兹指出,所谓的“冷战”在亚洲更多表现为“热战”,但美国无一例外输掉了。朝鲜战争造成了半岛的分裂,越南战争以美国的屈辱性失败而告终,美国过早宣布了西方的胜利。图兹还表示美国必须认真考虑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感。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方式治理了人口占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中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项目”(historic project),北大西洋国家所谓的民主资本主义与之相比只能是相形见绌。
华东师范大学美籍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在2020年第35期《北京周报》撰文,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文章认为,美国政客们正在重新包装美国是冷战胜利者的神话,来麻痹正处在“崩溃”状态的美国民众。美国人越来越怀念曾经的辉煌,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他们认为自己打赢了冷战,而且还将以同样的手段压制中国。
“中国或许比绝大多数国家都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也对美苏冷战的结果进行了深刻思考。目前,在美国无限挣扎和陷入自我毁灭的同时,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了新冠疫情,在实现前所未有的民族复兴道路上努力前行。”马奥尼教授指出,美国并没有如它认为的那样取得冷战的胜利,尽管美国有搞破坏的本事,但是上一次美国真正赢得战争是在什么时候呢?
上个世纪末,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学者和政客中有这样一种思潮:奉行市场经济和一人一票选举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战胜了所有时代的所有竞争者,成为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体系。资本主义已经日趋完美,只要小修小补就行了。通过经济全球化和意识形态输出,最终全球将只有一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1992年出版的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可以看作是这一思潮的集大成者。
针对“历史终结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曾表示:任何社会都在转型,但这是它本身的转型,不是说都变成西方式的社会;历史永远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历史是终结不了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017年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中也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也不存在什么“历史的终结”,关键是要符合各国自身的国情,得到人民的拥护,同时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自认为是冷战胜利者的美国,忽视了自身社会制度的种种问题,以 “世界警察”的身份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企图让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走上与美国完全一样的道路。美国从建国之初就给自己套上的道德优越感和所谓“山巅之城”的神话正在破灭。
今天的美国,国内抗疫不力,经济衰退,种族歧视抗议不断。在国外,推行霸权主义的结果是深陷战争泥潭。而富裕起来的中国,也完全没有按照美国的设想,成为西方社会的附庸。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以3.2%的增长独秀于世界,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呈正增长的国家。
2020年8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演讲并回答现场嘉宾提问时表示:中方从来不想跟任何人打“新冷战”,而且在全球化时代,也搞不成什么“冷战”,不可能再把世界分成两、三个阵营。中美之间的分歧或者矛盾,不是权力之争,不是地位之争,也不是社会制度之争,美国现在是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