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致辞。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三点倡议:
一是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中国将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贸易进口,加强多边区域层面服务规则协调,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
二是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中国将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
三是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中国将创新服务贸易发展对接合作方式,积极构建政府、组织、商业协会、企业等多样化伙伴关系,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全球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和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展会,涵盖了服务贸易的12大领域,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一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共同构成新时期“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全面发展、出口优势和进口潜力共同展现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促进体系。
2020年服贸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展会的主题是“全球服务互惠共享”,设置了重要活动、高峰论坛、行业大会和专业论坛、展览展示、成果发布、配套活动等七类活动。围绕服务贸易12大领域前沿趋势、创新发展、国际合作等主题方向,聚焦全球疫情防控、数字贸易等热点问题,举办116场行业大会和专业论坛。
同时,本届服贸会整合了北京文博会、旅博会、金博会、冬博会、机器人大会等重要展会,建立了“1+8+N”新模式。将围绕全球疫情防控,举办公共卫生防疫、电商战“疫”等组织近20场论坛;围绕冬奥会话题举办科技冬奥等17场论坛;围绕数字贸易话题,举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全球采购与数字贸易创新融合论坛等10余场论坛;围绕新基建话题,举办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建设发展论坛等7场论坛。服贸会聚焦服务贸易,发布中国服务业开放的重要举措,凝聚各方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共识,以务实行动推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经济增长新动力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的深化,服务贸易在对外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显著和突出,已成为世界贸易增长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成为全球贸易的“新蓝海”。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日益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服务贸易成为带动外贸转型升级,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2019年中国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434亿美元,同比下降1.78%,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服务出口2420亿美元,同比增长4%;服务进口5014亿美元,同比下降4.35%;服务贸易逆差2594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应抓住“百年未有大变局”以及科技创新引领服务业变革的机遇,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现“弯道超车”,提高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出和落实。8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同意在28个省、市(区域)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8月14日,商务部印发了《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健全促进体系等8个方面的试点任务,并推出122项具体举措。目前,我国已经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和10多个国家建立了服务贸易的双边合作机制。
由于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推动了信息通信技术、研发设计、金融保险等知识密集型服务经济发展,加上对外开放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政策措施的推动力量,数字服务领域的出口能力显著提升,大大促进了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占服务贸易总额的34.7%,数字化服务出口占出口总额的约50%。2020年上半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9744.3亿元,增长9.2 % ,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3.7%。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5128.7亿元,增长9.7%,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6.2%。可见,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正成为稳定外贸的新亮点。
未来创新发展
面对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国要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探索疫情之下服务贸易发展的新业态,顺应形势打造服务贸易开放新高地,促进稳外贸和经济加快复苏。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未来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个方面的倡议之外,还提出要进一步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支持发展离岸金融、离岸贸易、离岸数据中心等新业态,探索数字贸易国际规则,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还需要继续深化国内服务业市场改革,推进制度、政策、管理体制、监管模式创新。全球经济不确定形势下的服务贸易,对贸易规则的应用、监管机制的差异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服务贸易监管者和供应商,要适应严酷的国际竞争形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掌握主动权。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各类经济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构建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生态,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壁垒,推动跨境互联互通。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还需要推动多边、区域和双边的服务贸易规则协调。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提高吸收全球服务业先进要素的水平,尤其要继续加强医疗、文化、教育、金融、研发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规则协调,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在数字经济领域积极主动参与跨境数据流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数据安全等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促进服务贸易优化升级。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还需要推动服务贸易协定谈判,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在世界贸易组织(WTO)面临改革的背景下,应推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改革、诸边贸易协定谈判中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发展、以及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服务业开放。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的引领作用。逐步扩大试点的区域地理范围,同时不断扩大试点的开放政策领域。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世界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世界服务贸易遭受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亟需赋予新动能。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彰显了我国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信心和决心;展会推动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规则,并促进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将为我国和全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展会为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进一步推进合作对话、政策协调和经验交流,将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
李春顶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娟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