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共计224款!印度为什么总跟中国的App过不去?

发布时间:2020-09-06 17:47:21 推广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据印度ANI新闻网消息,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9月2日发布公告,宣称禁用118款“涉嫌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领土)完整、印度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活动”的中国App。

看看被印度定义为“危害”其主权和国家的软件都是什么吧!

《绝地求生》手游、企业微信、微信读书、名片全能王、百度、照片编辑软件Cut Cut、视讯应用VooV、新浪新闻、手机淘宝、优酷……

这也可以?!

相信不少人都还记得,6月29日,印度政府曾经宣布禁用59款中国App。一个月后,印度再次宣布禁用47款中国App,加上这次的118款,至今,印度政府已经禁用224款中国App了。

我们不禁要问,印度究竟为什么非得跟这些中国软件过不去?

机会主义对华施压

从印度的国内政治来看,最近几天,印度方面又在中印边界单方面改变现状,多次挑起边界冲突,试探中国底线。

然而在中国边防军人有利、有节的应对下,印方实际上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所以印度政府需要在别的问题上向中国发难,以此来满足国内民族主义情感诉求,从而巩固自己的民意支持度。

从印度国际政治与战略角度看,近年来印方确实有意识地在配合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不断在边界问题上给中国制造麻烦。

印度也是看到中美目前在台海、南海、经贸、科技等领域正处于胶着状态,所以机会主义地认为,这是印度对华施压、“占便宜”的“战略机遇期”。

这就是历史的悲哀。

58年前,印度总理尼赫鲁也是这么认为的。难怪历史学家说:“人类唯一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汲取教训。”

趁机转移经济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印度对华“挑事儿”与印度国内经济不景气同步,几乎成为一个定律。

新冠疫情后,印度防疫不力,国民经济指数断崖式下跌,给总理莫迪及其执政党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挑起边界争端,加上在产业领域杯葛中国,已经是包括本届莫迪政府在内的历届宣扬“印度教民族主义”旗帜政府的惯用手段。

印度政府此举其实也是在大众层面迎合了其国内的经济民族主义,同时也在精英和利益集团层面给印度通讯、人工智能、网络企业送上一份大礼。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和艰苦试错,已经把若干细分领域开发得较为成熟。在没有外力打压的情况下,印度本土企业要想取而代之非常困难。

然而,现在印度政府通过所谓的“国家安全”借口,用不正当手段驱逐中资企业,然后把中国人已经开发好、运营好的成熟市场拱手让给印度国内企业,以及他们的海外合作伙伴(如Facebook等美国企业),无疑等于是直接送钱。

那么对于印度这样搞选举政治的国家,企业主也会投桃报李,在选举资金和社会影响力上回报莫迪政府。

大概率会进一步“随美起舞”

印度封杀App事件会对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短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会直接在市场准入、营业额上打击中国在印企业。

但中长期看,也不是没有正面效应,起码能够尽早地提醒在海外经营的中资企业,除了“在商言商”,也需要注重“政治安全”。

毕竟政治和经济是不分家的——尤其对于做大生意的人,更是如此。

此前中国App在印度市场大获成功,首先取决于中国企业自身的优秀,产品有创意,打中了当地市场的“痛点”,从而赢得高额利润和巨大的市场份额。

而企业优势的背后则是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而这个恰恰是包括印度在内其他国家学不来的。

未来,印度大概率还会进一步“随美起舞”,甚至甘当马前卒,在驱逐中资企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此,中方不宜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宜早做准备、未雨绸缪。毕竟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投资经营的铁律。

中国需要谨慎应对

海外市场前景广阔,但风险同样巨大。

过去500年中,欧美列强的公司,要么本身就是军事集团(如诸东印度公司),要么就是在皇家海军的羽翼下放手经商。哪怕是销售伤天害理的鸦片,但背后有皇家海军撑腰,依然能够畅通无阻,甚至扭转贸易逆差。

中国奉行和平发展战略,决不搞过去殖民帝国那种霸权主义。但中资企业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保障的角度看,也确实需要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多留一个心眼,重资产应投放在相对安全的国家与地区;而“鞭长莫及”的地方,则投资更需谨慎。

从国家层面讲,因为印度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和服务非常有限,中国对印度长年保持顺差,所以中国要在经济上对印方进行同态制裁,效用非常有限,很难找到对等的抓手。

因此,中国其实应该加强与印度周边对华友好国家的战略安全协作,在经济以外的“高政治”领域制造出新的“谈判筹码”,用于“有效交换”。

- END -

撰文 / 王鹏

(中国传媒大学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员)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