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螳螂村银厂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联排别墅。这里群山环绕,广场、幼儿园、卫生室、人工湖一应俱全,让人印象深刻。这里集中安置了周边三个村民小组116户410人,其中有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冬梅(27岁)一家就是其中一户。
银厂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安置房
张冬梅一家共五口人,丈夫在外务工,她留在家照看三个孩子。两三年前,一家人还住在同镇的安家山上,房子是用土墙和茅草搭成的,太阳晒久了还会开裂,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都很差。
张冬梅和孩子们
谈到搬入新居的感受,张冬梅露出笑容说道:“在这里不仅居住条件改善了,自家小院里还能种蔬菜,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难题。以前在山上时,孩子上学要走1个半小时的山路,很不方便。现在,孩子就近上学,学校还有专门的校车接送,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同时,她还应聘了当地的公益岗位,负责周边的保洁工作,每年收入有6000元。
张冬梅一家居住的安置房
为这个安置点出钱出力的是扶贫企业家镇雄县雄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总裁邓坤(45岁)。目前建成的安置房为一期项目,政府出资2000万,邓坤个人捐资2360万;二期项目包括农家乐、游泳馆和扶贫车间,目前还在审批阶段。
扶贫企业家邓坤
据邓坤介绍,农家乐、游泳馆建成后,一年预计可创收上百万元。目前外出务工仍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扶贫车间建成后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让在家的劳动力也能有工作机会。此外,周边还发展水果和生态蔬菜种植业,进一步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增产增收。
邓坤是土生土长的赤水源镇人。2000年,他外出打工,2003年成为马可波罗瓷砖的云南总代理,并于2012年进入地产行业。
成为企业家后,邓坤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状况,让乡亲在家里有房子,有幼儿园,能够安心地出去务工。据他介绍,几年来,镇雄形象焕然一新,脱贫以后,镇雄人的素质和主流价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安置点内建设的幼儿园
幼儿园操场
(文:图 顾思骐)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