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探索产业新模式 擦亮“金”柚致富招牌

发布时间:2020-09-23 10:36:11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左琳 袁亚楠)同往年一样,广东梅州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的9月,正是收获的时节,这里有5000亩左右的柚树,挂着黄澄澄的柚子,等待着被农户们采摘、加工、销往全国各地。

据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介绍,该村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种植柚果,如今,柚果已经成为大黄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大黄村大力发展金柚主导产业,探索“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打通产业利益链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金柚产业“亿元村”。

过去,大黄村个体种植规模较小,农户往往重产量、轻质量,在市场上缺乏议价能力,金柚口碑褒贬不一。

变化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梅州市梅县区大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动员全村农户抱团取暖,目前已集约33户金柚种植大户和36家金柚专业合作社入股资金800多万元,有效推动“大黄金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村98%的村民种植了5000多亩柚果,近几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以上。

2015年,总投入1.5亿元、面积300亩的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区又在大黄村落成,目前已吸引33家合作社进驻。2019年,该产业园以8000万斤总存储量流转销售了1.5亿多斤柚果,库存利润实现增值4000多万元,解决了1500人左右的就业,累计产值达3.5亿多元。“产业园不单销售了本县的柚果,还带动了其他四个大镇的农户——他们把柚子运到我们的产业园分拣、清洗、加工、包装并销往全国各地。”廖建明说。

在产业园内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800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工人们正忙着将分拣好的柚子装箱,一辆货车正在装运,它将带着这里的柚子去往上海,其余的柚子则会被销往嘉兴、珠三角等地。

该合作社总经理廖志君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合作社有102户农户加入,远多于其他普通合作社的5~10户农户,“在政府的安排下,我们会为加入的农户提供农资、技术指导、包装、回购其果实、帮助其销售,还会优先将贫困农户纳入招工范围,隔年所雇农户即能达到脱贫标准。”

他表示,现在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其中一个原因是机器代替了人工进行分拣、输发,“以前如果一天的输发量是10万斤,我们就已经比较吃力了,但现在可以达到一天50万斤。”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