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王桂珍(中)与志愿者服务队的海尼莎·木汗和陈江在一起。
菜园子又绿了,柴火又堆满垛了,热腾腾的包子又端来了,门前的雪又去哪了?
春去秋来,院子里的海棠花儿开了一季又一季,王桂珍已经80岁了,她的步伐不再矫健、慢慢开始蹒跚,精力和力气也不如从前,但她还和以前一样爱管闲事儿、爱帮助别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曾改变。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阿同汗社区,原本叫双桥社区,因为王桂珍的维吾尔语名字“阿同汗”而改名。阿同汗,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金子般的心”。
王桂珍是一个平凡的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要拉扯一家子,操心油盐酱醋,她们那一代妇女都有相似的经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常年坚持做一件件孕育着爱与温暖的小事,聚沙成塔,影响了一座城的人。
“你就是我的阿同汗”
呼图壁县城中心的世纪园,是沿三工渠两岸建造的景观带,2004年动工之前,这里是一片棚户区。王桂珍以前一直居住生活的团结巷,就在这片已经消失的棚户区内。
王桂珍的邻居尼亚孜汗是一位单身母亲,子女长大后不在身边,年迈多病的她干不动力气活儿。王桂珍几乎天天到尼亚孜汗家,帮她收拾房间、洗晒被褥、打油买粮、种菜挑水。尼亚孜汗对王桂珍说:“多亏你照顾我,我病了这么多年,就是我的亲戚也没像你一样照顾我,你就是我的阿同汗。”
这样,王桂珍就有“阿同汗”这个名字。渐渐地,阿同汗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团结巷里的一大半居民是维吾尔族,王桂珍长期帮助过的群众有16名,其中维吾尔族就有12名,由她长期照顾并送终的孤寡老人有7人。实际上,王桂珍自己家庭的负担也很重,她是下岗工人,丈夫工资也不高,公公婆婆先后瘫痪在床,家里有7个孩子。
但王桂珍就觉得,帮街坊邻居干活,给困难家庭接济财物,这是人之常情。“看到别人有困难,我就想去帮一把。”她自己省吃俭用,年轻时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很多年,出门都不舍得花几元钱坐车。抽出闲暇来,她就去打零工、捡废品,赚来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一直到前几年干不动了,她才不去捡废品。
和王桂珍做了30年邻居的海尼莎·木汗说,平时一些维吾尔族老人在外面晒太阳,看到王桂珍远远地走过来就把手放在胸前,向这位“阿同汗”问好。
一个人与一群人
“我啥时候不支持你了?可也经不再经不住你长年累月这样啊……”丈夫陈好德有过无奈。
“你咋一说起别人的事就那么兴奋呢,就你这条件,还整天帮这个帮那个……”女儿也有过埋怨。
但渐渐地,他们都理解了王桂珍,并被她感染。王桂珍的大儿子在克拉玛依市工作,大儿子每次回来看望她,都要带她去市场买东西等,然后开车送到她要照顾的人家中。常年坚持下去,这已经成了大儿子看望母亲时的习惯。“帮了有困难的人,我心里就舒畅,睡觉都很香。”王桂珍说。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被“阿同汗”感动,成为她的同路人。海尼莎一开始受到王桂珍的帮助,慢慢地就跟着王桂珍一起做公益,一做就是十几年。“我被她感动了,下决心一定要追随她。”海尼莎说。
陈江也是被王桂珍感动的人之一。陈江的眼睛高度近视,家里基本上靠丈夫操持,然而2010年,她的丈夫因病瘫痪在床,就在陈江非常无助、抑郁的时候,王桂珍走进了她的生活,经常带着菜和肉来照顾一家人,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到2014年,陈江的丈夫已经可以自己出门去做康复治疗了,陈江也从此跟着王桂珍去把温暖带给更多人。
“民族团结好!就像王阿姨这样,面嘛水嘛都和在一块,才是真的团结!我们这里维吾尔族人里没有人有‘阿同汗’的名字,我们把这个最珍贵的名字献给了她!”说到动情处,海尼沙的语调都不自觉地抬高了。
在王桂珍的带动下,海泥沙、陈江、李洋、玛丽亚木汗等人成了一个长期活跃的团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一座城用心营造团结幸福
2012年至2013年,在王桂珍的带领下,她所在的社区各族群众先后自发创建了“阿同汗”爱心志愿服务队和“阿同汗”爱心互助金,主动要求和她一起去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多。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一个人的默默奉献,变成了一群各民族居民的共同事业。
2014年,呼图壁县成立了“阿同汗”志愿服务总队,如今下面已经设立了“爱心妈妈”“雷锋车队”“团结之花”“健康快车”“金燕子”等168支分队,注册志愿者达到26000多人。
2015年起,呼图壁县将每月的30日设立为“全民公益日”,全体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当中。呼图壁县23万各组群众,在“阿同汗”精神的温暖和感召下,越来越团结一心。2016年,王桂珍所在的双桥社区,改名为阿同汗社区。
“阿同汗”已经成为呼图壁县的一面旗帜。王桂珍也没有想到,她出自本心的朴实善良,爱着亲人,也爱着街坊邻居,一点一滴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会有如今的影响。
改变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你看,贫困的孩子又背起书包圆梦校园了,卧床的病人又看到生命的希望了,空巢的老人又感受到家的温暖了,荒芜的戈壁又萌出一片片新绿了……
摄影/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