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特区“特”在何处?这篇重磅讲话透露三大要点

发布时间:2020-10-15 15:38:28 来源:百万庄通讯社

新时代的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习近平提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这既是对经济特区成就的高度肯定,也为新时代经济特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济特区“特”在创造了深圳奇迹

习近平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这回答了经济特区“特”在何处的问题。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深圳等经济特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深圳在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改革举措、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尤为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是特区中的特区。

深圳的成就并非仅仅来自于制造业等传统贸易产业的发展,还包括服务业等重要领域。比如,通过对接或者借鉴全球服务业先进经验,深圳的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发展在全国都遥遥领先。

深圳的巨大成就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释放了经济特区的巨大潜能。

40年来,深圳紧扣经济特区的定位,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圳有今天的重要地位,有今天的巨大影响,都离不开经济特区的战略部署。

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经济特区“特”在积累宝贵的建设经验

习近平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

这回答了经济特区为什么能够“特”的问题。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讲话中特别提到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密码不仅在于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历史背景,根本上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经济特区最为宝贵的建设经验。

深圳盐田港

就深圳经济特区而言,它的设立不仅带动了深圳本身的高速增长,而且推动了广州、东莞、佛山等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的建立和发展。深圳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促使相关产业向珠三角其他地区转移辐射,不仅促进珠三角形成密切的产业分工,也提升了珠三角在全球的竞争力。

以全国领先的深圳服务业为例,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才的支撑,深圳在引进人才等方面具有开放的理念,逐步探索出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等重要开放模式。

经济特区“特”在担当新的使命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

习近平指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经济特区不仅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而且要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释放更大的动能。

不久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对外公布,被国内外视为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又一重大举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既是新时代深圳的重要定位,也是新时代经济特区的特殊使命。

为了实现这一特殊使命,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需要完成:

新时代经济特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深圳5G基站

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要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要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深圳的巨大发展成就代表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果,但示范区显然不会拘泥于当前的发展水平,而是要继续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深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这篇讲话不仅总结了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的成就和经验,还对新时代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大部署。这不仅为下一步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更为“下一个奇迹”的诞生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END -

撰文 / 陈建奇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 宁静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