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探秘大国粮仓的储粮“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0-10-19 14:32:26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张利娟)储存了5年的小麦、3年的稻谷和玉米还能培育出来秧苗吗?当《中国报道》记者进入中央储备粮北京顺义直属库看到一个个盘子里长出的青翠小苗时,才相信真是可以的。

“粮食是有生命的,我们粮库通过采用最先进的储粮技术,让粮食保持充足的营养和旺盛的生命力。”中储粮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

让沉睡的麦粒保持超强的生命力,到底靠的哪些黑科技?《中国报道》记者了解到,首先是内环流控温技术。夏季时,当仓温达到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启动,将粮堆内的冷源输送到仓内空间,达到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食温度的目的,仓温控制在25℃、仓湿降低到35%以下,表层粮温控制在25℃以下,实现了准低温绿色储粮。

其次是粮仓智能通风技术。该技术是依据实时准确的粮情数据与气象信息,参照智能通风数学模型及参数化的通风条件,智能选择通风模式,精准捕捉通风时机,自动开关通风窗、通风道和通风机设备设施,实现降温通风、排积热通风、保水通风、自然通风等不同目的的通风作业。

在通风作业时,操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设置通风目标值,系统内置的专家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是否通风,并发出信号控制现场通风设施设备来实现智能通风作业,直至通风结束。粮仓智能通风技术具有有效避免无效、有害、失水通风,极大降低能耗与劳动强度,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准低温绿色储粮的特点。

第三是智能气调技术。这一技术是氮气气调储粮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综合,根据粮堆中害虫种类及数量,结合粮温与仓房气密性情况,自动确认充气工艺及目标浓度,并自动开启制氮机等相关设备,通过上充下强排与气囊浓度维持工艺,对粮食进行气调防治及保鲜储藏。粮堆氮气达到目标浓度时,系统自动关闭,粮堆进行密闭储藏。从而达到杀虫、抑霉、绿色保质储藏的目的。根据充氮目的的不同来确定充入氮气的浓度,98%氮气浓度达到杀虫,95%氮气浓度达到防虫,90%氮气浓度达到保鲜储粮。智能气调储粮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无毒、无害、无污染,绿色环保,保证了粮食储存和食用品质安全。

最后是温度场云图技术。这一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粮堆中温度、湿度场等进行采集并进行多场耦合分析,通过计算机语言绘制可视化的“粮情动态云图”,结合仓型特征、储粮特性、区域环境等物理印记和信息印记进行云图指纹化处理,自动分析即时及历史粮情云图中的斗、箕、长线、季节线的特征分布,分析和预测预报储粮状态及变化,判断储粮的数量、质量的安全状态,为实现储粮安全数量过程监控和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和工具服务。具有实时监控预警、直观云图呈现、数据可追溯的技术特点。

“目前,中央储备粮的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综合储存损耗率从2%以上降至1%以内,‘藏粮于技’效果显著。”中储粮集团公司董事长邓亦武说。

据悉,在第40个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中央储备粮北京顺义直属库揭开了中储粮集团第三届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序幕。接下来的一周,中储粮在全国各地共140家直属库将集中向公众开放,让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大国粮仓。

“我们将重点展示科技创新在安全储粮、绿色储粮、智慧储粮、为农服务等方面的实践,增进社会对中储粮的了解,凝聚对爱粮节粮的共识,增强对粮食安全的信心。”邓亦武说。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