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成都市锦江区召开街道工作推进会,围绕做好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展开研讨。现场,会议发布《关于做好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将以“赋能增效便民”为导向,着眼构建与锦江区域特征相适应的城市工作体系、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街道管理运行机制、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对统筹抓好街道和社区撤并后的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实施意见》围绕基层改革、发展、服务、治理等方面明确了15项主要任务,同时配套《赋予街道“五方面权限”制度性材料(征求意见稿)》及《关于深化“街道呼•部门应”服务基层工作机制的方案(征求意见稿)》,采用“1+5+1”的模式,对做好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作出安排部署。锦江区将加强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制度机制创新,全面提升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更加美丽、更具活力、更有品位的现代化国际化锦江夯实基层基础。
从《实施意见》中不难看出,基层治理成为锦江区本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推动街道扩权赋能,根据新的意见,锦江区将健全党委领导双线融合的社会治理机制,构建“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的基层工作机制。创新配套精准、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推进街道职能管理精细化、管理体制扁平化。深化“街道呼•部门应”服务基层运行机制,联动联勤高效解决企业、群众等反映的突出问题。扩大街道管理权限,落实街道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等5项权力。完善部门下沉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事项费随事转、人随事走制度机制。优化部门职责事项下放实施办法,制定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
深化“街道呼•部门应”服务基层运行机制是其中的重要创新,“该机制目的是让部门与街道之间协同配合更加紧密,部门对街道的服务更加精准。”锦江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首先是做实中枢机构,设立锦江区“街道呼•部门应”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委社治委,负责统筹推进工作落地落实;其次是做细呼叫清单,聚焦群众、企业等反映的问题,梳理出“街道呼•部门应”综合性事项清单45条,分为“简单问题”“一般问题”“复杂问题”3个不同等级,实施不同的处置方法,为基层街道解决问题找准对口部门;再者是做优呼叫流程,包括对口呼叫、联动处置、逆向派单等5个流程,实现呼叫信息接收、派单信息调度、应答信息流转的全程畅通、高效便捷。
深化社区减负增效,也成为《实施意见》的一则不容忽略的亮点。锦江区将依法依规完善社区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负面事项清单和可购买服务事项清单,落实动态调整机制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机制。建立以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管理为基础、社区发展治理为重点、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社区工作综合考评体系,建立社区评议部门和街道工作制度。大力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三名”工程。优化社区经费保障机制,调整规范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保障资金标准及使用流程。
据锦江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锦江区将以“治理提能行动”为指引,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产业社区、国际化社区、主题社区、智慧社区为重点,挂图作战、跑表计时。以居民认可、企业认知、社会认同为干成目标,力争将锦江社区建成在城市治理中体现温度、服务居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在城市发展中体现质感、服务营商环境的一线阵地。
“加强街道社区建设是形势所需、人民所盼,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锦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江全区上下将以这次街道工作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凝心聚力,切实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创锦江区街道社区建设新局面,为全力建设更加美丽、更具活力、更有品位的现代化国际化锦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锦江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