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特殊形势,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习主席的这场演讲透露出哪些信号?关键时刻,我们又该如何共渡难关?小百通邀请到3位大咖,对习主席的主旨演讲进行深入解读。
携手开放、走向合作
是战胜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倪月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在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中,12次提到了“合作”二字,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全世界人民只有携手开放、走向合作,才是战胜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习主席提出了3点倡议,即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和合作共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之时,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以共同利益为重才能实现共赢。那种在危机面前关起门来实行保护主义的做法,既损人也不利己。只有团结合作风险共担,才能尽快摆脱疫情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建立开放型的世界经济需要一个良好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目前,该体系面临种种困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停摆的风险,这些都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以建设性姿态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改革,趋利避害,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的世界。
在疫情期间,中国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期举办进博会,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愿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向世界释放发展红利的开放姿态。
再次向世界清晰传达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的决心
郭延军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再次向世界清晰地传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的决心。
习主席强调,中国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向世界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以开放促发展的既有战略没有改变。而中国的战略选择是源于“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这一基本判断,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主张相一致,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从这个意义上说,习主席倡导的“共同开放”有着深厚的国际共识基础,而“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自然成为各国“共同开放”的应有之义,也是各国实现高水平合作开放、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从制度创新、平台建设到法制保障、自由贸易安排,习主席还介绍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开放合作的创新举措,不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市场的潜力、活力和机遇,而且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在国际艰难时刻的大国担当和大国风范。
在国内建设“一带一路”消费市场
为国民财富创造找到“新大陆”
陆钢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习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论述,我感触比较深的是关于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观点,非常及时,非常中肯。疫情之前,这两个问题不突出,但今年以来,它们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首要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国际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国市场具有三大功能:第一,满足国内外民众生活的需求;第二,实现国内外商品的价值;第三,实现本国货币的跨国、跨地区流通。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但存在局部分割的现象,因此需要整合,激发内在活力,充当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支撑。
与市场相关联的是供应链问题。疫情之后,全球供应链及其迁移的问题凸显出来。国内高端技术的全球供应链由于政治原因发生迁移,这对中国经济体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反映了中国对西方国际经济体系的依赖性。但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即在中低端及生活必需品的全球供应链上,中国占有主导权。
因此,应该考虑在中国本土建设“一带一路”的消费市场,做好消费市场的供应链配套,并设法将整个欧亚地区吸引到这个体系中去,使中国市场与欧亚市场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民财富的创造找到“新大陆”。
- END -
编辑 / 张晶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