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报道杂志社承办的“外国人看中国”系列丛书出版交流座谈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中宣部出版局相关领导出席。座谈会围绕中国外文局出版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扶贫》《凯哥日记》《一位埃及学者与中国的不解之缘》《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等图书的策划出版情况进行了交流。来自“中国书架”项目相关高校、企业代表、业界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外文局局属出版社负责人、外宣业务骨干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陆彩荣讲话。
陆彩荣表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外国人看中国”系列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真实、立体、全面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把作者选好才能把故事讲好,讲好中国故事既要有文化的自信,也要有文化的包容。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对话,推动文明相通、文化相融,减少误解、增进理解。要把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学懂弄通,贯彻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整体谋划布局,找准着力点,做好长期谋划。
三是坚持海外需求导向,做对外特色鲜明的主题出版。要更好地策划选题,更好地谋划构思视角,从国外读者更能接受和理解的角度,做更有针对性的图书出版,同时借助国外渠道做好发行。
四是坚持品牌战略提升,做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主题出版。在重大主题上,要明确产品主线,加强战略研究,持续策划推出多角度、多层次的主题图书,打造系列品牌产品,获得持久的传播效果;多运用对方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搭建起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有效互动交流的桥梁。
陆彩荣指出,中国外文局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专业对外传播机构,充分发挥在对外出版和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在华国际友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多语种出版和国际传播平台,激发他们讲述自己“中国故事”的热情,面向国际市场和海外读者客观介绍中国。除了座谈会上讨论的4本书以外,中国外文局还策划了75种,涵盖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土耳其文、阿拉伯文、希伯来文、老挝文和印地文等多文种“外国人看中国”系列图书,也将陆续出版。
王为衡讲话。
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调研员王为衡表示,邀请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对中国友好,能写愿写的外国专家担任作者,请他们写中国,将新时代的中国面貌展现给世界。从外国人的视角出发,表达中国的观点立场,传递中国的价值理念,更能贴近世界观察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希望参与主体写作的外国专家继续当好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更好搭建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给世界,也希望中国外文局能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力以赴打造主题鲜明的精品,为时代画像,为建党100周年营造浓厚的氛围。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发言。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黄宪起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外国人看中国”系列丛书出版等提出建议,就如何更好地借用外国人的声音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进行讨论。与会专家纷纷表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主题图书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借力“外脑”、借助“外嘴”将新时代的中国面貌更加直接、生动、多元地展现给世界,成为一条讲好中国故事、创新推进国际传播的多赢路径,也同时展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赠书仪式。
座谈会现场还举行了“外国人看中国”系列丛书“中国书架”项目赠书仪式。自2020年起,中宣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在中央企业海外机构试点建设“中国书架”项目,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书架”项目的执行单位之一。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