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
正如民调显示拜登当选美国下一任总统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意料之中的还包括特朗普拒不承认选举结果、拒绝启动总统权力平稳过渡的程序,从而给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职设置障碍。事实上,美国法律确实没有明文规定要求特朗普配合权力交接,而且在他本人及其代理人宣称存在投票舞弊的某些州,他完全有权质疑当地的投票结果。
不过他的这番操作不大可能推翻拜登胜选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因为拜登的得票总数胜出,而且路透社/益普索的一项民调显示,近80%的美国人认为拜登已经赢得大选。但是特朗普会推迟确认某些地区的投票结果,从而削弱公众对整个选举制度和选举结果的信任,进一步煽动国家的撕裂和紧张局势,导致下一届政府在美国饱受新冠疫情摧残的情况下更加难以立稳脚跟。目前美国平均每天新增病例10万例。
国内影响
特朗普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种由精神病性质的情感转移引起的倒退性变革,民粹主义分子很多时候也是出于这种心态。特朗普政治盛行后,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对国家的自恋心态重新焕发生机大受追捧,这种毫不含糊的国家自信认为美国是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上帝护佑之国”。
把政治简化成这种基本上虚构出来的秩序从来都无法帮助美国有效应对国内外新出现的结构性现实。无法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些挑战不但阻碍了真正的变革,而且还加速了美国的衰落,尤其是除了其他诸多问题外,目前美国又遭遇新冠病毒等新的危机。而所有这些挑战都是无法通过“使美国再次伟大/使美国一直伟大”等口号就可以喊走的。
特朗普推行的一些最重大的政策都是不可持续的,且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各项经济政策搭建出的是一个“纸牌屋”——依靠债务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国家无法承受却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规模虽大但却基本无效的救助措施,以及重建美国老旧基础设施的空洞承诺。
特朗普的气候变化政策使美国以及世界的前景更加黯淡。他采取的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在不遗余力地打击双边协议;在连短期利益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比如对华贸易,这些贸易政策又升级为让美国自食其果的贸易战,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的劳动者、消费者和企业。
最后,特朗普的疫情应对政策导致新冠病毒在美国几近失控,已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和约25万人丧生,其影响波及全球。
但是由于特朗普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因此这一梦想是不可能轻易破灭的。特朗普在某些州的支持率超过65%,此外,全国大选结果显示特朗普的得票率约为48.3%,拜登的得票率为51.7%,也就是说,尽管自从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的情势每况愈下,但美国仍然有接近一半的人口执着于特朗普提出的梦想。
特朗普描绘出海市蜃楼对很多人来说即使不是灭顶之灾也对他们毫无意义。特朗普究竟是否会想尽办法拒绝交权并给拜登挖坑埋雷,这还有待观察,但是显然特朗普的支持者们仍然深信他所宣称的:拜登上任则美国亡。所以,如果有人诉诸暴力制造混乱也不足为奇——即使这是在不计后果地自取灭亡,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这场大选是一场决定美国生死的博弈。
虽然美国不可能像某些人叫嚣而另一些人担忧的那样真的陷入内战,而且即使真的出现暴力冲突也会立刻遭到镇压和控制,但是特朗普这位心存不甘的过气总统却有可能尽其所能给下任总统留下一堆麻烦,并进一步加深美国国内的政治分化和冲突,这些事情综合起来对早已麻烦缠身的美国来说绝不是好消息。
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国际社会有人担心特朗普会在任期最后几天大肆采取军事行动,这绝非杞人忧天。一方面,即便已经力不从心,特朗普作为总统在外交政策上仍然手握重权,而且他还有可能通过加强海外行动以弥补在国内事务上的日渐式微。这背后的最主要动机是特朗普必须抓紧时间实现原本规划在第二届任期内实现的目标。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的军事实力仍然雄踞世界第一,但美国的敌人也不都是吃素的。话虽如此,事实上美国地位的衰落无论对其盟友还是敌人都不是好事。盟友们认为美国这座靠山在快速衰落,实际上美国衰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会影响到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其盟友。并且,由于美国非但无法独善其身,从而导致国际环境恶化,而且还退出全球体系,把本属于它的责任推卸给那些毫无准备的国家,结果给国际社会造成更多负担。
简言之,美国的竞争对手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时刻准备着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同时还要积极准备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因为美国的加速衰落会导致更多的全球性混乱——而所有这一切的大背景是: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地缘政治现实已发生重大调整,如中国的崛起,欧洲、俄罗斯和印度无法摆脱当前危机和各种顽疾。
很多分析人士特别指出,伊朗是特朗普任期倒计时期间最有可能受到美国打击的国家,原因是特朗普在所谓的和伊朗的殊死搏斗中投入了太多。但拜登则不同,若条件允许,拜登有可能重新恢复他本人担任奥巴马政府副总统期间美国和伊朗达成的、旨在限制伊朗核计划发展的协议——该协议已被特朗普批得体无完肤。
有些人担心特朗普解除马克·埃斯珀的国防部长职务后就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对美军发号施令,但这更有可能使美国的敌人和盟友都进一步陷入惶恐不安。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据说拜登的外交政策团队人数已经多达数十位甚至上百位。有报道指出,拜登的高级外交政策顾问都是通才型专家,或者是俄罗斯或欧洲问题专家。
这并不是说届时美国外交政策将不再把中国当作重点。拜登在竞选期间的表态符合很多人的猜测——美国的外交政策首先需要修复和盟国的关系,尤其是主要的欧盟国家,并需要重新对俄罗斯采取防御姿态。
在中国问题上,虽然华盛顿有可能在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案件上让步,并推行更为现实的贸易策略,但也别指望拜登的对华政策会迅速出现实质性的软化。
拜登或许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咄咄逼人,至少在行事作风上会温和些,但这反而有助于拜登在和中国搞对抗时获得更多外交上的支持——如果他选择和中国对着干的话。鉴于特朗普对移民、穆斯林和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和某些独裁者的交好以及煽动美国国内的种族仇恨等,他在人权问题上几乎已经名声扫地,相比之下,拜登在人权问题上的发声会更有分量。
不过中国也已表态,中国并不在意谁赢得大选,也不太关心美国接下来的政策。中国已经提出了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正积极调整国家发展模式,减少对出口拉动的依赖,积极推动国家快速实现科技创新独立自主,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的步伐,并通过提升国内消费水平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最终实现经济平衡发展。中国已经为接下来五年、15年和30年的每个阶段都制定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虽然其中某些目标最终有可能下调,尤其是在遭遇新挑战的时候,但是中国总的发展轨迹早已超出预期,同样,面对同样的危机,其他国家一蹶不振,而中国却能迅速反弹,这样的能力也出人意料。
无论接下来中国将面临什么,它的前景看起来都会比美国更加美好。接下来5年、15年或30年,美国会何去何从?想想都害怕——即使接下来四年拜登能把美国治理得相当不错。或许只有中国才是积极面对未来的那一个。(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教授,潘小乔译)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