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回顾过去的五年,南京溧水区法宣办、区司法局不断创新普法方式,在传统的纸媒、电视、广场活动等线下普法方式基础上,创新线上新媒体宣传,突出法治文化阵地宣传优势,举办具有溧水特色的大型普法活动,不断扩大普法受众群体覆盖面,全区居民法治素养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进一步强化。2018年,区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荣获省级“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我区群众遵纪守法意识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一。
一、突出重点对象,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一是领导干部法治能力不断提升。出台《溧水区党(工)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将宪法、《民法典》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参与率达100%,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学法培训暨考试率达100%.二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多点突破。印发《关于在溧水区学校内开设“校园法治驿站”的实施意见》,全区各中小学校设置法治驿站,委派50名律师常态化开展校园法治讲座;针对低年级学生,联动村(社区)普法志愿者,开展四点半普法公益课堂;积极开展“宪法晨读”、“小手拉大手”、“模拟法庭大赛”、“青少年法治知识竞赛”、“共建绿色生活 青少年环保行动”、“红领巾宪法学习广播站”等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在“开学第一课”、“新生入学仪式”、“成人礼仪式”中规范设置专门法治教育环节;开展二届青少年“法在心中”法治书画比赛活动;开展法治宣传典型案例和青少年法治教育讲稿征集,并将优秀讲稿编印成册分发给全区30余所中小学校;“同升国旗、同唱国歌”中小学校升旗仪式活动全省率先,全区38所中小学的180余名师生在亲身体验升旗仪式中厚植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江苏省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基地、大金山国防园青少年教育基地、南京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和雷锋馆等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点,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格局。三是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理念进一步强国。下发《“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重点单位普法清单》,每月反馈普法工作情况,以普法促进依法行政;组织全区行政执法单位人员在宪法广场开展12.4向宪法宣誓活动,加强执法工作日对宪法的信仰,筑牢法治公正的第一道防线。
二、丰富创新普法活动,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
加强重点对象普法教育,四点半课堂、老人就餐点、村(社区)两委法治宣传常态化开展。开展水污染防治、食品安全、《社区矫正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微信竞答,参与群众3万余人次。组建“夕阳红”法治文艺演出团,将法治节目演到群众中,法治演出镇(街)覆盖达100%,村(居)覆盖达50%。开展 “疫情防控 法治同行”宣传活动。利用“溧水普法”“溧水司法”微信微博平台,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房屋租赁、复工复产等疫情防控常用法律知识,截止目前共发布微信220余条,微博280余条;创新“法润民生微信群+红包雨”民法典普法形式,通过每天学一题,周周赢红包,着力提升村干部、群众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开设疫情防控法律知识解答《与法同行》栏目,邀请全区优秀的律师大咖走进直播间解答群众生产生活、劳动纠纷、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咨询,文章阅读量、视频观看量持续上升。
三、法治文化阵地东南西北中全面开花
溧水东面打造东屏镇爱民村“品”文化法治音乐公园和自然村法治驿站以及白马镇浮山村“和”文化法治公园;溧水南面建成和凤镇沙塘庵法治教育馆和道德大讲堂以及和凤镇骆山龙文化法治公园;溧水西面建设石湫上方村法治田园文化园;溧水城中,将溧水地方文化与宪法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我区规模最大、风景最美、人流最多的体育公园为载体创新建设溧水宪法文化园;溧水城北,秉承德法结合的理念,从弘扬法治理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廉政教育出发,沿中山河借景打造一条全长6.5公里的“法治文化水廊”,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道德的感染和熏陶。目前全区有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3个,市级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0个。(通讯员 解承香)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