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从产业到人文 两会代表委员谈特色小镇

发布时间:2017-04-21 10:19:4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王哲 中国报道
导读
    在3月9日晚上举行的2017年全国两会特别活动“代表委员建言两会”现场,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共同商讨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共谋产业和人文相结合的特色小镇新思路。


    半年多的时间,“特色小镇”从一个陌生的概念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6年7月开始至今,国家相关部委针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推动性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也把建设中国特色小镇纳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后半程,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城镇化方式很难按照原有速度持续进行,工业化也很难延续简单的规模扩张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特色小镇的兴起代表着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提升与科技和创意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特色小镇并不能仅仅被看做简单的城镇体系格局变化与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创新。

    在3月9日晚上举行的2017年全国两会特别活动“代表委员建言两会”现场,多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济济一堂,“论道产业人文特色小镇,躬行中国特色创新发展”,共同商讨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共谋产业和人文相结合的特色小镇新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工商联副主席沙元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广西柳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韦秋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三建劳务总经理陈雪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全国人大代表、江西鹰潭县樟坪畲族乡党委委员、太源畲族村第一书记桂千金,全国政协委员、历史学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法治诗书画院院长汪国新等关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多位来自产业、人文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与会。
    宋镇豪在演讲中指出,乡思乡愁是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宝库。“我五十多年前离开苏州,现在偶然回家乡想找找五十年之前的感受,可是找不到。我用非常纯粹的苏州话跟见到的人交谈,他们跟我摇手,说不懂,许多古镇、名村每年大量的消失,都让人痛心。如何对待老祖宗留下来的古城名镇,我们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宋镇豪说。“小镇有自己的本色,而许许多多本色汇同起来才成为中国特色,特色小镇特在哪里,它要有硬件、有软件,更重要的是文化积淀。”
    汪国新表示,在全国两会期间讨论特色小镇建设,正逢其时。中国城镇人口有7.6亿,我们的城市只有656座,美国城市居民是2.7亿,城市有1.2万多座,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很多施展的机会,大家可以在中国大展宏图。“特色小镇的优势在于特,特就是唯一性。比如用世界眼光来看三峡,只有中国的三峡有高山、大河、平湖,像美国的峡谷就没有林荫、没有水。三峡工程之后,虽然原先的三峡淹没了,但是新的三峡又展现出来了,这是我们原来没有看到的三峡的面貌,更像我们在古画里面看到的山和河衔接。三峡还有鬼城丰都、白帝城,二千年的建筑还在那里,流传千古,这就是唯一性。”汪国新说。
   俞学文指出,特色小镇,浙江搞得最有代表性,但并不是说每个地方搞特色小镇都能搞起来、都能搞好,要根据地 区地域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来量身定做,大家一拥而上往往会造成国家资源破坏性的浪费,打着特色小镇的旗号来打造一个空城,是得不偿失的,一定要杜绝“僵尸”小镇。
    沙元菊认为,建设特色小镇找到自己的特色很重要,“我们那边的特色就是电子商务,通过这一个特色把出去的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都吸引回来,我们的这个特色对我们曹县的整体发展很有带动作用,菏泽市政府、山东省都非常重视,这才叫真正的特色。”
    全国政协海外列席委员、伦敦华人保守党副书记林光指出,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有着几百年的历史,特别像牛津、剑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做特色小镇,如果从英国从欧洲引进经验,最大的优势是把他们之前失败的教训规避掉,先进的经验引进来,这样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就少走了很多弯路,更有借鉴意义。他欢迎大家多去英国特别是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等远离大城市的地方多考察一下小镇建设。
    
    本次论坛由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南通三建集团、中国知行社、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共同协办。

责任编辑:覃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