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中欧投资协定谈成,对中国的意义不亚于二次“入世”

发布时间:2021-01-03 17:25:53 推广来源: 百万庄通讯社

2020年年底,中国与欧盟完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

需要说明的是,中欧投资协定还没有签订,只是完成了谈判,各国大使签字确认了协定文本,具体签署还要等待欧洲议会的批准。据说,协定还可能需要欧盟各成员国的批准。如果是那样,即使在理想状态下,也要等到2021年下半年才有可能真正生效。所以,现在说协定已经签署,为时尚早。但完成了协定谈判过程,本身已经意义非常重大。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阶段的完成,是在美国的反对之下发生的,表现出中国与欧盟摆脱美国控制的能力和意愿。

在谈判的最后阶段,美国政府不断放话反对。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及其团队,也直接进行干预。但这些干预对谈判本身没有起到阻碍作用,反而推动谈判双方加快了谈判速度,在拜登就职前完成了谈判。虽然在批准阶段,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还是避免不了美国的干扰,但至少已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协定对中欧双方来说意义重大。一旦协定生效并被认真落实,将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大突破。投资协定不仅仅涉及到投资问题,更涉及到中欧双方的竞争体制对接等问题,将直接涉及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具体领域和目标。

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不仅仅是欧盟对中国的要求,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涉及到很多深层次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力就难以被释放,资源配置的效率就难以提高。所以,这个协定签署生效以后,将有可能像2001年中国入世一样,成为推动中国内部改革的又一外部动力来源。协定也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最近几年来,国际社会有一种认识,对中国非常不利。有些人认为,中国已经偏离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再追求与世界的融合与相互理解,总是一门心思地走自己的路,不再考虑他国利益和感受。在这种氛围之下,国际社会上对中国不理解、甚至是反对中国的情绪不断上升,危害着我国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也损害了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现在,在贸易领域我国加入了RCEP,在投资领域有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协定内容还深入到竞争机制、劳工权益保护和仲裁等深层次领域。这两个加起来,已经基本与TPP所涵盖的范围相当了。这表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在与世界经济和竞争体系对接方面也在不断推进。

一旦协定真正签署并认真落实,再加上RCEP,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方向的误解将会逐渐被削弱,中国的国际环境将会被不断改善。

简而言之,这个协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和外交问题,将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 END -

撰文 / 张家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南亚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 / 张雪松

图片 / 网络

美编 / 高铭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