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刘永好:不实现农业的科技化,就没有真正的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17-04-21 11:08:0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事关食品安全、实现全面脱贫的重大问题。

    25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亲身感受这一切的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农业科技的依存度显著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格局正在由小、散、乱向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方向转变。
    “比如和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畜禽养殖行业,这方面的问题最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最大。”他举例说,在畜禽养殖行业,伴随规模化而来的育种要求、生物风险、环保压力等,都需要依靠科技的手段进行有效的解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事关食品安全、实现全面脱贫的重大问题。

刘永好指出,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呈现出逐渐加强的趋势,但与其他类企业相比,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依然较弱。据统计,在目前14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仅有2家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涉农占比约为8%,全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涉农占比约为5%,国内大部分涉农企业研发投入不足1%,科技对农业产业的支撑能力亟需加强。

刘永好在本次两会期间建议,加快设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制定单独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有效降低农业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他还提出,应加快推进集“生产、科技、加工一体化”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和加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议政府应重点加大在养殖加工用地、环境保护、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支持开展畜禽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刘永好特别呼吁,应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设立高水准的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牵头建设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由企业牵头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品种培育、农产品加工等应用类研究,鼓励各级政府通过定向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农业企业牵头承担质量检测、技术推广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刘永好说,“中国不实现农业的科技化、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全面小康。”

本刊记者王哲两会现场报道 

责任编辑:覃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