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冠疫苗到底有多火?
1月17日,巴西卫生监管机构Anvisa紧急批准使用中国科兴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在疫情进入致命的第二波之际,快速启动疫苗接种。
同日,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柬埔寨政府已经接受来自中国的100万剂新冠疫苗,并将为50万人免费接种。而他本人也将进行疫苗接种。
16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冒着寒风,亲赴机场,迎接来自中国的100万剂新冠疫苗。
14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城市医院接种中国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
13日,印尼总统佐科在总统府打了第一针新冠疫苗,这针疫苗同样来自中国。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也于当天接种了中国疫苗,成为土耳其疫苗接种中国疫苗的第一人,他还在电视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疫苗,安全!
1月10日,塞舌尔总统办公室发布消息,包括总统拉姆卡拉旺在内的塞舌尔主要政治领导人和多名卫生工作者,相继接种了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肺炎疫苗。
……
外国领导人和政府高官,现身说法,亲自“带货”,并给予了中国疫苗积极的评价。
中国疫苗的有效性如何?
中国的科兴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进行了三期试验。
来自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三期试验的中期数据表明,该疫苗的有效性分别为91.25%和65.3%。
1月18日,阿塞拜疆的趋势通讯社援引土耳其《沙巴日报》的报道称,上周六,在第二波疫情中,土耳其的确诊病例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土耳其向中国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购的首批300万剂疫苗分于2020年12月30日清晨运抵安卡拉埃森博阿机场。(土耳其卫生部提供)
报道特别提到,上周四土耳其刚刚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行动,而这批疫苗是来自中国的。
这也就是说,在忽略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沙巴日报》倾向于将新增病例的下降归功于疫苗的接种。
但近来,总有西方的媒体宁可在一些并没有太大对比意义的数据上大做文章。
1月7日,多家西方主流媒体借巴西“下调”中国科兴疫苗有效性数据的事情大肆炒作该款疫苗有效性不足,无法跟西方疫苗“有效性”相提并论。
他们所指的事情无非是,巴西的研究人员最初表示,在他们的临床试验中,该疫苗的有效性为78%,2021年1月却又将这一数字修正为50.4%。
这究竟怎么回事?
《自然》杂志对此进行了解释。
该杂志一篇论文中认为,巴西“下调”疫苗有效性数据,并不意味着中国疫苗没有效果,而是因为“流动效应”。同时,文章披露,来自中国的新冠疫苗在重症预防上效果更显著。
在经济学上,流动效应指的是,货币供给增加的同时,个人对于货币的实际需求不变,个人持有的货币会存在机会成本,于是就会减少货币的持有,比如存入银行,从而导致了利率的降低。
而在此次疫苗有效性验证上,囊括的人群多了但实际需求量并未发生改变,就导致了所谓的有效性“下降”。
(有点绕吧,就是说,第二次修正的数据是在接种疫苗的人群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统计的。)
而1月13日,圣保罗州官员和布坦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对此进行了解释。
他们将新冠病例分为六类:无症状、非常轻微、轻微、I类中度和II类中度,以及重度——其中,前两类并不需要特别的医疗援助。
之前公布的78%的有效性,是针对后四类需要进行救治干预的感染者而言的;50.38%的有效性,则是将出现非常轻微症状的感染人数也包括了进来。也就是说,当非常轻微症状者(第二类)入组进行统计之后,这种疫苗的有效性才出现了“下滑”。
另外,根据彭博社的消息,一名参与巴西试验的研究人员解释说,数据出现偏差还可能是因为这两次疫苗的接种间隔不足两周,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参与者的免疫达到反应高峰。
在最后,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这篇研究论文还认为,根据迄今报告的数据,中国的疫苗是最安全的,因为只有极少数人有轻微的症状,如头痛等。
所以说,中国疫苗靠谱,是重症克星,且安全性极高。
千万别被西方媒体的“断章取义”带了节奏。
你pick哪一款疫苗?
在医学界,评估疫苗的两个核心指标无外乎有效性和安全性。
但安全性始终是置于首位的——总不能打了疫苗反而生病了,或是对人体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反观西方某种疫苗,美国一名护士注射疫苗后当场昏厥,挪威23名老人注射后接连死亡……让人不禁抹了一把冷汗。
我们并非要单纯对比疫苗孰优孰劣,而是某些西方媒体厚此薄彼的态度,确实令人心寒。
《印度商业标准报》1月16日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在挪威,辉瑞新冠疫苗致23死,中国狠狠扇了沉默的美媒一耳光》的文章。
文中称,23人死亡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令人惊讶的是,主流西方媒体并没有立即报道此事,好像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美国和英国的主流媒体显然只是轻描淡写地略过了这些人的死亡。相比之下,他们却不放过任何机会炒作不利于中国疫苗的消息,试图毁掉公众心中对中国疫苗的信任与好感。
外国网友不禁感慨:“难怪他们着急叫嚣自己疫苗95%的有效性,并迫不及待开始分发。”“西方媒体总是本着‘白人至上’主义,歪曲事实,甚至肆意制造谎言对抗其他国家。”
而这才是某些媒体或有意或无意,抹黑中国疫苗的真相。
-END-
撰文 / 文思
编辑 / 张晶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