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群追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旧杂货的网友。发起人是当年遍访中国,并不懈“淘宝”至今的资深爱好者,而让这些中国旧物成为社交媒体热点的则是初见此物便被感动的网络民众。他们说:“中国旧杂货艳丽的色彩和蕴含的美好寓意,给疫情中的日本人带来了鼓励。”请看报道。
大约五六年前,北京等地出现了一些售卖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旧货和复刻品的杂货店,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70后、80后被唤醒了儿时记忆,怀旧成为一种新时尚,而这一现象也成为当时社会上热议的话题。这几年,怀旧杂货店在中国的热度渐消,却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焕发了生机。
东京阿佐谷一家专营中国旧杂货的小店
阿佐谷的中国怀旧杂货店
东京阿佐谷,商店街分支的小巷里就有这样一家专门经营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旧杂货的小店,名为birkahve。大红暖壶,搪瓷缸子,双喜洗脸盆……置身其中,仿有穿梭到北京南锣鼓巷的错觉。远离商店街的喧嚣,看似闲适的店主清水瞳,在社交媒体上却是格外忙碌。“2011年,杂货店从网站开始,13年开了实体店。早期还没有普及社交媒体的时候主要靠博客宣传,之后开通了推特和Ins,迅速吸引了对中国旧杂货感兴趣的人们。”清水介绍说。
birkahve的推特被中信出版日本公司转推
每天她都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营业信息,特别是要对新上架的货品做介绍。图片、视频、自用自拍,总之要让birkahve的账号保持活跃,保持新鲜。粉丝见此,纷纷转贴、评论,或是晒一晒自己新淘换到的货品,与同好交流一番,信息交换。
说到清水店主最中意的货品,她拿起了暖壶。这种塞着木塞靠内胆保温的水壶曾是中国家庭、单位里的必备之物,直到21世纪初依然活跃在大学生的宿舍与学校水房之间。不过现在,饮水机、随手泡、保温杯让这种暖壶再没有了用武之地,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几乎销声匿迹。“我特别喜欢暖壶的花样设计,色彩也是现在这个时代没有的鲜艳,令人感到生气勃勃。”清水说起她的心爱之物眉飞色舞,“最酷的就是这个双喜字,还有脸盆、茶杯,当时中国有不少家居用品上都印喜字,可以看出这是那个年代结婚时的标配,让人既感到喜气,又感到怀旧。”
店主清水瞳介绍她的货品
旧杂货里的中国故事
按中国的说法,清水瞳算是70后。上学时候,她接触到了介绍当时中国家居、服饰、用品方面的书籍。对于生活杂货,她的感受是“好可爱,好漂亮。”出于对此的喜爱,1998年正在就读大学的清水把中国做为自己人生第一次出国旅行的目的地。她说:“那次旅行历经几个月,去了很多地方,我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此后她多次来到中国,也出游其他一些国家,所到之处购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杂货。
店里的中国旧物。印有红双喜的玻璃杯,儿童爽身粉,饼干盒,1991年北京亚运会纪念表
那么她又是如何萌生经营中国怀旧杂货店想法的呢?“第一次出国旅行,又对中国没有太多了解,说实话心里充满不安。但来到了中国,人们都非常热情友善,亲眼所见的生活用品又是那么充满魅力。”清水说,“生活用品就是生活的写照。通过它们让日本人感受到其可爱之处,感受到中国的魅力,我便萌生了开店的想法。也算是以此向中国报恩吧。”
从网店到开实体店,再到现在线上线下并行经营,清水每年都有三四次去中国进货。她走遍了城里的旧货市场和农村的集市。尤其是开通社交媒体账户后,每次到中国就像实况转播一样,所到之处,吃穿行住一一介绍,因为对于birkahve的粉丝来说,这些都充满了吸引力。
紧急事态之下,杂货店开始网约提货
受疫情影响,去年清水赴华成了问题,幸好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上一些专营旧物的商家,实现了越境进货。与此同时,清水还感慨道:“中国的发展太快了,短短十几年前家庭必备的用品很多成了古董,从此离开千家万户,我的货源也越来越难了。”
喜庆的中国杂货给疫情下的人们“提气”
为什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杂货会在当下受到日本人追捧呢?清水认为社交媒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说:“日本人喜欢利用社交媒体深入发掘自己爱好领域的信息,并由此找到同好,相互交流。比如我在发布信息的时候加上#中国杂货、#怀旧中国之类的话题,就能很容易把同好吸引过来。”
新春将至,店里推出“恭喜发财”系列
实际上,中国的生活用品和杂货在日本曾流行过几次。如上世纪80年代,坂本龙一身着中山装指挥黄色魔术交响乐团,一下子带动起当时的中国服饰成为时尚。还有前几年,“中国风”在日本年轻女性中流行开来,东京时尚前沿的原宿竹下通里,售卖加入中国设计元素的服装、配饰的小店一时之间备受推崇。只是以前,流行风潮一过便被人们遗忘,那些坚定的爱好者也难以再找到同好。“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志同道合的人不再受空间的阻隔,也有了交流的平台。因此,过去的时尚就很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形成气候。”清水这样分析。
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买到的搪瓷盆
如果说社交媒体找回了旧同好,是否也聚拢了新朋友呢?正是如此。清水介绍说,通过社交媒体,许多日本年轻人第一次看到这些中国色彩浓郁的杂货,就会被它们的样式、设计所吸引,虽是旧货却充满新鲜感。此外,日本人本身也有对昭和等过去时代的怀旧情结,中国的旧杂货很容易引起同样的共鸣。不过,清水还说到一个极具现实性的原因:“中国旧杂货艳丽的色彩和蕴含的美好寓意,给疫情中的日本人带来了鼓励。”
网友发推文“晒”自己的打卡照:“上新的商品非常可爱,店里气氛也很棒!”
清水迫不及待地希望疫情平息后再去中国“淘宝”。说起今后的理想,清水希望模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复刻一间中国百货店。“这些在中国已经和正在消失的光景,要是能在日本的某个地方得以保留和再现,那该多好啊!”
摄影:于文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