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道:中国-东盟省市长共话旅游和教育合作
发布时间:2017-04-24 11:50:5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王凤娟 博鳌报道)3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举行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与会嘉宾就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新途径、新内容,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深化人文往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进行对话与交流,共话城市共同体发展。
对话会正式开始前,中国海南省与菲律宾巴拉望省达成结好意向,海南省海口市与缅甸仰光市达成结好协议。
“地方政府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基石,开展友好城市的活动,是地方政府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在致辞时表示,至今中方已与世界上133个国家建立了2300多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关系,构建起遍布全球的友谊桥梁、合作网络和共赢纽带。
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
2017年,正值中国—东盟旅游年,与会的中国—东盟省市长均认为此次对话恰逢其时。在巩固2016年教育合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双边旅游合作,将人文交流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这符合双边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共同利益。
“中方统计,2016年双方人员往来已超过3000万人次。中国是东盟第一大客源国。”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说:“中国东盟中心愿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各界的沟通联系,发挥好独特的平台作用,为中国-东盟关系贡献更大力量。”
与会各方一致同意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在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全方位教育合作,消除教育壁垒,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应充分挖掘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潜力,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柬埔寨磅湛省副省长坤乌斯在会上发言呼吁,希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推动中国-东盟会和欧盟开展更多项目。
推进“留学海南”计划
海南作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与东盟保持着更加密切的高层互访和民间往来,目前已建立了7对省级友城,1对市级友城,4对国际友好交流关系。随着海南经济社会继续稳步发展,特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海南与东盟各国合作将具备更加巨大的潜力和更加广阔的平台。
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在发言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海南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海南将主动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澜湄合作、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交流平台功能,加强同东盟各国教育机构及高层之间的交流合作。
“留学海南”计划,将增加面向东盟国家学生的奖学金名额,每年至少向东盟国家提供100个省政府国际学生奖学金名额,吸引更多的东盟国家青少年来琼留学。同时,积极实施“东南亚知名院校交流计划”,鼓励海南高校学生赴东盟国家院校交流。加大对东盟国家教育援助力度,多渠道筹集培训经费,每年为东盟国家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300人次。
柬埔寨磅湛省副省长坤乌斯在发言时表示,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知识、教育和经验,考虑到柬埔寨及其他国家与中国在发展方面的差距,应面向各国自身的未来和命运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合作。
菲律宾巴拉望省省长何塞•阿尔瓦莱兹认为,“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一直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人员交流的一大典范,这一合作扩大了知识的传播范围,跨越了国界。“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应基于各参与省份的未来发展需要,在相关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他们愿意致力于发展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
会上,与会各省市签署了《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共同声明》。各方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利益,为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各方愿共同努力,挖掘中国—东盟地方政府合作潜力,继续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建立更多友好省市关系,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关系稳定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覃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