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为全会的鲜明主题。
全会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审议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报道》2021年12月刊) #p#副标题#e#
苍山叠翠,洱海如画。10月9日,2021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简称“洱海论坛”)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召开。300余名中外嘉宾聚首苍山洱海,围绕“共建生态文明、共护美丽星球”主题,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大理考察时,作出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的殷殷嘱托。6年多来,大理的天空一直保持蔚蓝,苍山一天比一天翠绿,洱海一天比一天清澈。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
洱海保护治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案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的配套活动,洱海论坛的举办具有特殊意义。
(《中国报道》2021年10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重返联合国50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联合国事业的支持者。中国在联合国舞台上积极阐述对国际形势的重大看法和政策主张,向世界发出中国外交的响亮声音,在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不断上升。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中国全方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始终为实现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联合国理想而持续努力。
站在新起点,中国将继续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大力践行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报道》2021年10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昆明举行;第二阶段会议将于2022年上半年以线下方式在昆明举行。大会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继《爱知目标》后,全球新的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这也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向世界发出“春城之邀”,欢迎大家聚首春城昆明,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共建美丽世界。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形态各异的动物、色彩缤纷的植物、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世界因多样而美好,守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守护美丽地球,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命运。
(《中国报道》2021年9月刊)#p#副标题#e#
9月适逢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成立十周年。作为秘书处第五任秘书长,我愿借此机会,向创设秘书处的中日韩三国政府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中日韩三国合作和秘书处发展的各界友人与合作伙伴表示衷心的感谢!本特刊由秘书处和中国报道社联合推出,邀请中日韩三国前外交官、学者、记者和民间机构代表撰文。我期待通过这些三边交往故事的讲解和各路声音的汇聚,为广大读者开启认知中日韩的窗户,发展三国和平友好、互利共赢、引领未来的合作。
中日韩三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三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成就了今日盛世,东亚已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据统计,三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4%,乘用车总产量占50.3%,对外直接投资占30.7%。中日韩间有数千年交往历史,但真正正式开展三国合作也只不过是上世纪末开始的事。令人振奋的是,尽管三国的国情不同,尽管三国间双边关系时有起伏,但中日韩合作在这20多年间稳步前行、卓有成效,从最初以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为目标,到今日发展成为以领导人会议为核心、21个部长级会议和70多个对话机制为支撑、涵盖非官方层面合作的全方位架构。三国在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和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来自中日韩的39所高校通过“亚洲校园”计划开展生源交换和联合培养,已有约10000名大学生参与其中;中日韩23个地方省市在“东亚文化之都”项目下开展文化交流,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双边友城结对形式的独特的三国地方政府交流机制。当前,三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问题,日本作为首先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相关成熟经验可以为中韩提供借鉴,反之,中韩行政应对能力快速提升也给日方以启示。简言之,我把中日韩合作的必要性概括为三点:比邻而居的地缘特征、人员跨国流动的自由性和应对共同挑战的需要。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于2011年9月由三国政府共同设立。在完成团队建设、同三国政府部门和国际伙伴建立联系、广泛参与三国政府间磋商机制的早期任务后,秘书处很快开始独立运作项目。秘书处的各项活动正不断贴近三国民众的实际需求,为增进三国民众福祉发光发热,我对此深感自豪。秘书处于2011年开始在三国轮流举办“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邀请三国高级外交官、经济学家与文化界人士发表见解。时至今日,该论坛已成为探讨中日韩合作的权威平台。“中日韩企业家论坛”是秘书处的另一大品牌项目,重点为三国青年企业家、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交流机会。今年6月的企业家论坛上,我们创新性地探讨了以商业模式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案。在人文领域,秘书处根据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共识,积极推广三国共同常用汉字,于2018年首次出版《中日韩共用汉字词典》,此后一版再版,得到三国研究人员、记者与学生朋友们的积极认可。新冠肺炎疫情给各项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秘书处适时调整工作方向,在大众关注的人类安全领域加大投入,努力保持三国合作的良好势头。去年7月,秘书处举办“中日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会议”,吸引70多个国家9000多人次参加。
最后,我愿分享中日韩历史交往的一段轶事。古代日本佛教天台宗宗师圆仁在定居大唐的新罗人士帮助下游历中国,途径郑州时与一位中国故友叙别,“悲喜交驰”,等到他走出十五里路后,故友又追上来再次惜别。中日韩三国人民拥有悠久的交往历史。在这段佳话发生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期盼三国民众继续加强交流,去感受和了解真正的日本、中国和韩国,深化三国友谊,合作推进自身发展。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秘书处全体将再接再厉,争创新局面。我热忱期待各位继续关注并支持三国合作与秘书处的各项工作。
道上尚史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
(《中国报道》2021年8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从1921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百年岁月峥嵘,百年风华正茂。从红船到巨轮,红色基因连接着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一个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赤手空拳的新政党,发展成为一个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得到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报道》编辑部以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作为一个贯穿的时间轴,截取时间轴上的关键节点至今的时间数字或者代表性时间段等作为标记点,探寻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密码”。
(《中国报道》2021年7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1991年7月,中方应邀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并同东盟六国外长就本地区的形势、合作以及中国同东盟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同东盟组织进行正式接触,标志着中国同东盟对话的开始。
30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始终高举合作双赢旗帜,在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基础上,关系取得大踏步进展,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双方合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30年来,中国和东盟风雨同行,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传统友谊日益加深,立起了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共同理念,立起了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共同命运,立起了振兴亚洲、开创未来的共同愿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东盟国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公共卫生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动力。
三十而立,在双方对话关系建立3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发展迈入新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将会继续携手奋进,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报道》2021年6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是西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关心西藏各族人民,大力推动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70年来,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以及西藏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面貌实现跨越式发展,西藏儿女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如今,360多万高原儿女正蓄势发力、开拓创新,以新的跨越发展实现新的辉煌,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雪域篇章。
(《中国报道》2021年5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文化集体记忆串起了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文明符号是相通的。在光辉璀璨的中华文明历史遗迹中,三星堆可谓大放异彩、别具一格,自发掘以来90多年间,三星堆研究成果迭出。也正是因为三星堆,学术界日益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共识。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世界上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最早的金杖、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和面具⋯⋯根据目前的发现与研究成果,三星堆文化的年代从距今4000年延续至距今2000年,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通过三星堆,世界各国的人们也进一步了解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从去年开始,三星堆遗址启动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3月20日,三星堆最新考古发现对外发布,生动呈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展现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中国报道》2021年4月刊)#p#副标题#e#
策划 | 《中国报道》编辑部
撰文 | 《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在村部门口,习近平同志举目远眺,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葱葱,他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常口村村民邱彩立家,在客厅里悬挂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记录的是习近平同志当年正在跟乡亲们一起喝擂茶的情景。“他走进家门,还没落座,就问起了柴米油盐,还和我们一起喝擂茶,临走前,还嘱托我们‘要关心集体,邻里要和睦,要重视教育下一代……’,每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
常口村的绿水青山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当全国人大代表、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发言时提起喝擂茶这件往事,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那是我第一次喝擂茶,里面有米吧?还有芝麻、茶叶、橘皮……”总书记殷殷嘱咐:“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为三明改革发展指引方向、明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一如既往关注三明发展,牵挂着三明人民。三明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起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地方样本。
(《中国报道》2021年3月刊)#p#副标题#e#
策划执行 | 《中国报道》 编辑部
万众期待的新冠疫苗终于在2020年年末迎来决定性里程碑——12月3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批准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附条件上市,这是我国首个上市的新冠疫苗。在和病毒抗争的过程当中,疫苗被认为是一张行之有效的终极王牌,造福亿万人民。
在这场与时间和困难赛跑的战役当中,中国诞生了一支央企科技抗疫“先锋队”。作为生物医药的“国家队”,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兼程、全力出击,创造了多个“全球率先”的标志性成果和一系列生物安全领域的“国之重器”。而在这些广为人知的宏大叙事背后,更有具体的一个个研发团队、一个个中国生物人的义无反顾、冲锋向前、挑战极限。我们将这其中一些代表的故事一一集纳,以作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的一个生动见证,也是他们对国家信任与人民托付的一份沉实回答。
(《中国报道》2021年1&2月刊)#p#副标题#e#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