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的新年愿望非常简单,就是希望全世界的疫情可以尽快结束。他说:“我希望人们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生产工作、经济运行能恢复正常。”或许,这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2月11日17:5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维医生在ICU抢救病人。(张巍摄)
41岁的郭维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的副主任医师。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的正常运转,即使是在除夕夜这样重要的日子,他也仍然坚守在重症监护室的岗位上。不过,比起去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春节,这根本算不上什么。
2020年1月,郭维被派往江西扶贫,帮助于都县人民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几周后,武汉暴发新冠疫情。大年初一,医院打电话给郭维,希望他加入国家援鄂医疗队,驰援疫情重灾区——武汉。
郭维说:“我答应了。我跟领导说,我父母年龄大了,我要跟父母讲一下这个事情。而且我也想从我父亲那里学习关于抗击疫情的实战经验。”
郭维的父亲郭凤启曾经是昌平区人民医院的医生,是郭维的榜样。2003年,北京暴发非典疫情,郭凤启奋战在抗疫一线。从那时起,救死扶伤便成了郭维的梦想。
2月11日17:5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维医生(右二)及其同事在ICU抢救病人。(张巍摄)
全家人鼎力支持郭维驰援武汉。在郭维父亲救治非典病人的时候,母亲李长兰曾一人撑起整个家。如今,儿子又将赶赴外地,同病毒搏斗,她却无法陪在身边,只能不安地等待。
郭维说:“父亲奋战在非典抗疫一线时,母亲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家庭责任。她不光是在精神上给了父亲莫大的支持,在生活方面也给予他很大的帮助。”
这一次,郭维的妻子杨杰,像当年的李长兰一样,给了丈夫莫大的精神支持。在郭维动身前往江城的那天,杨杰让8岁和4岁的儿子录制视频,给郭维加油,嘱咐他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对于郭维来说,儿子的视频弥足珍贵。
郭维回忆道:“我们抵达武汉时,在这个人口超过1100万的城市,路上看不见一个人,看不到一辆车,显得特别凄凉。”应疫情防控要求,郭维一行绕道而行,从机场到酒店原本半小时的车程耗费了3个小时。他说:“人对未知是最恐惧的、最紧张的。但入住酒店后,听到孩子鼓舞我的话,就觉得心里边特别温暖。”
2020年1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维医生在武汉抗疫一线。(受权图片)
在武汉期间,郭维每天收工回到宾馆都会看一看儿子的视频。无论工作到多晚、身心多疲惫,看完后他都能满血复活。
那一年的春节,郭维过得有点惨淡。他们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房间。出于疫情防控的考量,医护人员不能随意串门,只能闷在各自屋里一边吃饺子,一边和家人视频。“根本就没有过年的气氛。”郭维说。
2月11日18:30, 郭维(右)及其同事与《北京周报》外籍专家苏德什娜•萨卡(中)一起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吃年夜饭。(张巍摄)
他说:“庆祝春节,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今年大年夜,郭维家饭桌上当然少不了饺子。母亲李长兰会亲手包三种馅儿的饺子。大年初一晚上,郭维会和家人一起吃饺子。
明年春节,估计郭维又得缺席家里的年夜饭。2022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拉开帷幕。作为大会医疗保障组成员,郭维应该会坚守岗位。
2月11日19:30, 郭维(右三)与同事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ICU合影。(张巍摄)
不过,对中国人而言,主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件令人自豪和欣喜的事情。届时,举国将以特殊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