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将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下行甚至衰退的压力。进入2021年,中国国内部分地区虽出现了疫情的零星反弹,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2月5日表示,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1%,并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增长动能。
去年,中共中央着眼中长期发展,制定了“十四五”规划。今年的“两会”预计将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十四五”规划的各项战略部署,推出具体的落实举措。对此,国际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
近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通过我刊发表署名文章。在回顾去年全球经济的同时,楼继伟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给国际合作,特别是中日经贸合作带来的机遇,进行了详细解读。
楼继伟: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
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形势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维护与推动自由贸易体制,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值得欣慰的是,疫情虽然严重打乱了各国的社会、经济秩序,但是国际经贸合作并没有就此打住。
15个成员国线上签署RCEP
去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不仅意味着亚太地区建立了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同时也为下一步拓展中日双边贸易合作机制,乃至今后中日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
众所周知,在过去几年里,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对现有的国际秩序与规则,特别是自由贸易体系带来了严重冲击。随着拜登政府上台,美国或将重返全球化合作的路线,但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推动并签署RCEP,向国际社会释放了共同维护与促进自由贸易体系的明确信号。这也将为国际合作注入信心与动力。
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国将提供100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
全球治理体系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确实存在某些缺陷。中国一贯主张,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合作,共同完善相关机制,而不是各行其是。抗击疫情,实现经济复苏,始终离不开国际合作。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双循环”一时成为了日本媒体热议的话题。
其实日本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日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在全球采购大宗商品,大力引进技术,并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本国高水平制造业,产业链高度地分布于国内,制成品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销向全世界,形成巨额贸易顺差。
这是一种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但由于贸易摩擦、汇率调整等原因,日本开始了漫长的转型与改革。
去年3月16日实现复工复产后,因疫情停产50余天的东风本田武汉工厂生产线恢复到了每日3000辆以上的峰值产能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也初步成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大型开放经济体。随着“双循环”发展格局上升至国家战略决策层面,中国将加快诸如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反垄断措施、开放金融市场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动员国内的需求和供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内外循环的有机结合。届时,中国市场将进一步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包括日企在内的所有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国内外企业都将广泛受益。
2020年,中日通过RCEP在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我期待2021年,中日两国更进一步,在双边经贸合作、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乃至CPTTP的合作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两国加强经贸合作也将有力地带动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
编辑:木越
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