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州省教育厅 刘虹
脱贫攻坚,国之大举,民之大福。贵州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各级扶贫干部下沉村落,挨家逐户助发展。依靠贵州山水资源,脱贫工作大多依靠自然资源输出变现,效果也上佳。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人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将国际舞台的高端艺术引至不知年月的极贫之村,在“贫”与“美”之间摆脱了“困”,焕发了“光”,从政府官员、艺术家、扶贫干部到村民,看似巧合,实则必然,大家用至情至性的工作探索出一条从根源上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近日,洪江国际艺术村入选中央党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案例》丛书生态文明卷。该卷汇集全国案例,洪江村是贵州唯一入选案例。
贵州荔波有个小七孔,闻名遐迩。小七孔旁边有个脱贫村——洪江村。2020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洪江论坛——当代艺术与中国乡村暨对话洪江当代艺术邀请展就在小小的村子举办。已卸任驻村书记的马丽华忙前忙后,国内著名的艺术家批评家们围在简陋的桌边,热烈讨论乡村、讨论艺术、讨论建筑、讨论文化的灵魂。
2017年起,马丽华将洪江村老房卖给一众知名艺术家,让这个贫困村不但脱贫,还成为了国际艺术村。
洪江论坛现场,村支书韦开科讲话。摄影:刘虹
2020年10月24日,洪江论坛现场。摄影:刘虹
新鲜的体验,无聊的驻村
2016年4月,恰逢清明,雪白的挂青将村民的房子淹没了,整个村子像个大坟场——按照洪江村当地习俗,亲人离世就葬在房前屋后。
村子里略识字、稍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住在县城,包括村支书。突然住在安静得能被自己的呼吸声吓到的村委会,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没有娱乐,顿感无聊。
很快,马丽华接受了蛇虫鼠蚁的陪伴,开始在坟冢之间走家串户,正式开展工作。
全村面积 27 平方公里,共有9个自然寨、10个村民组,数据是358户,实住不到200户。村民大多是布依族,还有水族和苗族,分别说布依语、水话和苗语,每个村民基本都会三种语言。一个月,语言不通的马丽华连猜带蒙,比划着挨家挨户把村子走了两轮。
“贵阳在哪?”“黔南州在哪?”“土匪走了没有啊?”“国庆节是什么?”留下的村民,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年月日等等统统没概念。只认识10元、1元的纸币,还不会算。马丽华跟他们买鸡蛋买南瓜,价钱她自己作主。村民也无所谓,真正的视金钱如无物。
洪江村的老房。摄影:刘虹
沉睡的老房,将逝的财富
县扶贫工作小组经常开会讨论各村情况。别的驻村书记汇报项目、汇报计划,马丽华汇报完现状后就没什么可汇报了,上级也觉得棘手。村里坟墓比人还多,和村民语言不通,墓碑上的字却认识。于是,马丽华沿着墓碑上的记载,梳理起村民的家族繁衍脉络。常见200年以上7代人的坟冢聚在一处,旁边留下了荒废的老房,后代新建的房子也挨在一起。
通过墓碑找到的故事,马丽华发现这些老房有很多特点跟他们曾经的主人有关。颜色、材料组合、木料石材品种等级、墙体厚薄、窗户大小形状、房梁粗细、尺寸比例……都能体现出户与户之间的区别,观念、生活态度、生活水平等等。
老房里偶尔还留下些老物件。打掉蜘蛛网,她开始钻老房。发现有图案、有农具、织布机、油灯什么的。跟来的村民、小孩看到她对自己祖辈的东西感兴趣,介绍得兴致勃勃。更多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站在老房里静静地想象——墙上那个手印会是怎么来的呢?
有一次,她从一栋老房里出来,被一个村民看见:哟!你怎么像个幽灵似的。她突然觉得,这些老房,灵魂还在啊,它们还有温度,它们不想就这样退出舞台。
马丽华赶紧召集村民大会,讨论老房的问题。村民说:连我们这些贫困户都不要的东西,会有人要?那得穷成什么样子?你这个长头发女人,不接地气,别瞎折腾了,回你城里去吧。
马丽华却有自己的判断:还是得找人把老房养起来。
那找什么人呢?职场人面临各种压力,怕是没这闲情逸致。商人企业家更不行了,现代社会,依靠信息依靠实体,这里却连网络都没有……
很快,马丽华驻村已近一年。她按照其他贫困村的模式,努力寻找渠道卖出村里产品让洪江村村民脱贫,但始终舍不下老房。
想来想去,她觉得还是艺术家合适。需要独处、清净、闭关,生活压力较轻,耐得住寂寞,吃得了粗茶淡饭、咽得下鱼鳞鸡毛,足够的自娱自乐能力,愿意和大自然共生……而且,艺术家来了,村民穷不了。
艺术家们在洪江村探讨乡建。左起:马丽华、陈孝信、贾方舟、李勇、帅好。摄影:刘虹
老房会说话,爱从北京来
2017年3月,马丽华去了北京。上苑、宋庄、798三大艺术区,她慢慢溜达,在各种能进去的场所搜寻,终于发现有几个名字老被人提起——胡介报、贾方舟……了解到胡介报是宋庄书记,她直奔他的办公室。
马丽华简单介绍了洪江的情况后,胡书记说,这样吧,你安排一次调研,我组织一些艺术家先去看看。马丽华说,不好意思,我们没钱。
胡书记还是安排了一个会议室,发消息问有没有艺术家愿意来了解一下。会议室里从一开始只有七八个人,到后来坐满近60人。马丽华一遍遍地放投影给大家看手机里的照片,一遍遍地讲解洪江的情况。5个小时,艺术家们被马丽华的讲述吸引,想实地看看。马丽华提出,费用80元一天,和村民同吃同住,管饱不管好。交通费等等全部自理。贫困村,没钱。至于老房怎么承包,马丽华随口报——10000元每栋。艺术家们问,10000元每栋每年吗?马丽华不在价格上纠缠,说10000元,30年。
一周后,第一拨艺术家就到了洪江村。艺术家们提到李玉兰事件,担心物权问题。马丽华找到黔南州改革组组长,天天跟着他调研。三个月后,荔波县成了黔南州唯一的改革试点,解决非农(外来)人口合法使用集体土地建房自住的物权问题。
最担忧的问题解决了。艺术家三三两两,一拨接一拨来到洪江。
现在的洪江村。摄影:刘虹
艺术村初现,老房焕新生
宝马中国首席代表孔安德,是一名国际艺术经纪人,已在中国工作生活30年,选了洪江为家。2018年,他认养了一处占地220平方米,快要倒塌的老房。
孔安德一般隔两周来洪江一周。每次回北京,他都要带走一些土布、农产品。村民家里没用压箱底的土布都被他搜罗走了。他教村民如何体会砖瓦的美感,告诉村民一卷土布的价值远超他们的想象。他后来又认养了三栋老房,自称买老房有瘾了,主动提出要当洪江村入驻艺术家的考官。
孩子们踢坏的鞋,被用作艺术品的原材料。摄影:刘虹
李慧熙,画家,曾是足球运动员。夫人徐涛,策展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已经是洪江村民。他们都喜欢孩子,修缮老房的同时,教村里的孩子们画画,踢足球。
大山里的孩子天真,质朴,灵气逼人。李慧熙和徐涛改变了初衷,决定把工作室改建成山村儿童美术馆、多媒体教室、足球训练场地。2020年12月,洪江村希望之星足球队与贵州传统的小学足球强队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足球队踢了一场友谊赛,3:4输了。李慧熙说不错了,第一次比赛。
李向明,百余件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各地美术馆以及新加坡、日本、德国、美国等有关艺术机构或私人藏家收藏。在艺术创作上提出了“土语”的精神母题,建构了“补丁美学”的新概念。近几年,他在洪江以建筑和老房改造的方式继续着自己对乡土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为此还辞掉了北京上苑艺术家联合会理事长的职务。他的新作品《 土语南居》收藏在了洪江村,搬不走了。
李向明为洪江论坛进行创作。摄影:刘虹
艺术家们把当地略有劳动力的村民都雇了。有一次村民闹罢工,不理解李向明为什么要把破瓦什么的洗那么干净,为什么拆了修、修了拆,不是白费工夫么?马丽华给村民解释,那多好呀,多修一遍多拆一遍就多拿一遍钱呀。此后,村民乐呵呵地听从艺术家们的各种挑剔各种折腾。
雁西,诗人。跟随邻居李向明到了洪江村。来了就不想走了,拖着马丽华给他从别的艺术家手里转过来几栋老房,修了雁西书院。他在诗里写道:洪江,终止了我的诗和远方。
和李慧熙他们一样,雁西也乐于教洪江的孩子们写诗。孩子们的诗发表在多种刊物上。
众多艺术家的到来,从骨子里影响着洪江的村民。洪江村的孩子们何其有福,这样的师资力量,这样的私教配置,让人何等羡慕。
成功对接奔驰中国总部将洪江村作为梅赛德斯奔驰新车全国巡展发布展首发站。摄影:马丽华
国际新舞台,至美非贫困
正如马丽华所希望的,老房等来了爱它们的人们,这些人给它们以爱,它们也回报人们。这一切来得比她预想的要快。
2018年7月,第三届中国荔波国际儿童动漫节暨绿宝石国际儿童动漫大赛,以“儿童与自然”为主题在洪江村举办。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艺术家带来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
奉家丽,第一拨入驻洪江的艺术家之一。因为她,马丽华得知奔驰要举办新车首发式活动。马丽华拍照片、量场地,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成功说服奔驰中国总部将洪江村作为2019奔驰新车全国卡斯特乡村联展首发站。从此,洪江村和奔驰汽车的历史有了关系。
2020年10月,著名艺术批评家贾方舟作为学术主持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洪江论坛——当代艺术与中国乡村暨对话洪江当代艺术邀请展在洪江村福马广场举行。陈孝信以《点燃现代文明之火,创建洪江新乡村》、王林以《传统乡村文化如何与现当代意识接轨?》、帅好以《从乡建到艺术乡建的三个研究索引》、续鸿明以《艺术,为乡村“招魂”》为题作了发言,涉及现代文明的体系、以教育为本、共生、生态理想等理念。洪江的驻村艺术家们展示了他们基于洪江生活所创作的作品。如李向明的《乡土密码》取材于当地福马文化符号、刘嵩田的《斗音》直接使用了被村民废弃的农具,李慧熙的《在洪江的1000个小时》用的是孩子们踢破的足球,等等。
2020年,贵州省教育厅报请省政府同意,争取各方支持,在荔波县洪江村集中打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美育研学基地,拓展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少年艺术文化交流活动空间。目前,该美育基地已完成展示馆建设。
2020年,洪江村的孩子们有20幅作品入选被誉为“童画奥斯卡”的国际儿童画展。
2020年12月,马丽华在重庆威尼斯双年展官方视频会议上就洪江村情况作介绍。跟进两年,终于邀请到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艺术节、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威尼斯双年展的考察方择期到洪江再度商议在洪江设展区的有关事宜。
截至2020年6月,荔波县人民政府已公示洪江村出让两批41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李向明、贾方舟、唐小梅等艺术家取得自己在洪江村看中的土地、老房50年使用权。
2018、2019年,洪江村组建起4只布依族老房建筑修复队伍149人(其中贫困户72人),收入超300万元。2019年外出务工回流就业142人,参与老房修复、农业产业、艺术服务等。目前全村已有餐饮4家、民宿7家,床位150个。
洪江村目前进驻艺术家95位,常住27位。
洪江村的今天来之不易,艺术家们推选李向明等5名艺术家代表组成行业自治性组织,发挥艺术家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主人翁精神,呵护洪江村的未来。虽已卸任驻村书记,马丽华依然和艺术家及继任的同事密切联系,她说这辈子都割舍不下洪江村了。
后记:离开洪江村时,看到一位20出头的女孩怀抱一个婴儿在听网课,一边听一边做笔记。问了得知,她是洪江村支书的儿媳妇,学过会计,有艺术家建议她报考什么国际理财师。女孩很认真,给我解释了挺多。我没太听懂,但是我知道,洪江村作为物资贫瘠、思想贫瘠、文化贫瘠的极贫村代表,艺术家们给它带来的,不只是物质财富。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