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奋斗成就卓越 匠心创造非凡

发布时间:2021-04-08 16:15:1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上海二十冶安装工程分公司拥有朱臻原、倪振刚两名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上海工匠”。他们常年转战大江南北,承担着公司重大工程项目的供配电、电气、仪表、自动化系统调试任务。他们通过践行红船精神,迎难而上、不懈奋斗,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技艺精湛,收获认可

“他说没问题肯定没问题,他说有问题肯定有问题”,业主的一句话道出了朱臻原对冶金工程调试工作的熟稔程度和外界对他的高度认可。

在多年的工作中,凭着高超的技艺,他为设备厂家、甲方、设计院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2016年湛江烧结一号机已投产半年后的一天,项目组的梅工打电话说:“液压微闸门无法工作已停产处理了十几小时了,也没找到原因,下午三点要恢复生产,没办法,只能找你了”。液压微闸门是烧结机均匀布料的关键,无法工作意味着无法布料,烧结就无法生产,进而会影响到高炉生产。朱臻原迅速赶到现场,了解到无设备动作时,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讯正常,随着设备动作增加,不间断电源电压瞬间降低,通讯断开,设备全部停止。综合考虑后,他大胆判断应该在系统某一部位有着轻微漏电和短路现象,在业主急切求助的目光下,他运用排他法逐一排除,果断切开位置传感器专用电缆,找到了故障位置。原来是生产时电缆受热,发生电缆的粘连,出现了间歇性对地漏电和短路现象。考虑到故障点可能影响位置传感器的精度,他迅速更换了元件及电缆,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从去现场到处理完问题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确保了烧结机恢复生产,解决了甲方的燃眉之急,在场的人员都竖起了大拇指,并说:“真不愧是上海工匠,就是不一样”。

攻坚克难,勇挑重担

2015年强台风“彩虹”经过湛江东海岛。由于正处登陆中心附近,正在建设和试生产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受损严重,2号高炉工程4台塔吊倒塌。当晚,公司宣布进入生产建设紧急状态,组织抢修和恢复。倪振刚晚上接到电话通知,第二天一早便从上海飞抵湛江,匆匆赶到钢铁基地。

“现场满目疮痍,外部电力中断直接威胁到高炉的安全运转,这注定是一场恶仗” 倪振刚心想。由于十几个上料系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他当即组织了一个8人调试小组,每天24小时分班次奋战在抢险现场,和时间赛跑,抢通原料到高炉的上料系统。他们日以继夜地从杂乱无序的电缆桥架里一根一根地校对、对接电缆。带领小组成员顶风冒雨,克服停水、停电的困难,连续工作5个昼夜,恢复了 1号高炉工程进度关键线路上的全部电缆信号,接着又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完成了系统测试,确保了上料系统正常运行,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师徒传承,后继有人

名师出高徒,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的徒弟不仅逐渐开始在重大项目中成长为顶梁柱,还屡屡获奖、立功。朱臻原的徒弟李剑在全国冶金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第一名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倪振刚的徒弟林文强、张龙在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分赛区奇士杯建筑电工比武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徒弟樊超更是获得了宝钢湛江钢铁9·25一号高炉点火及抗台抢险个人二等功殊荣。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今天践行红船精神,就是要将“奋斗精神”内化为历经艰险、不言放弃的时代韧劲。他们有直面问题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无愧于时代,在自己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上海二十冶安装工程公司 李贵平

安装-宝山工匠-倪振刚

宝山工匠-倪振刚

安装-上海工匠-朱臻原

上海工匠-朱臻原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