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不好使,走不动了,眼睛又看不清,只能用耳朵听听故事咯……”家住岭背村的陈婆婆对消防宣传员笑道,自己是一名留守老人,平常一日三餐通常使用煤气灶煮食,偶尔还会因为煮玉米羹不留心而烧焦了锅。近日,清远市阳山消防大队消防安全宣讲员开展消防宣传“进农村”活动,陈婆婆已是他们本月走访的第89名老人了。而在这89名老人当中,不乏有退休干部、老教师,而他们大多疏于对消防知识的正确认识,支队宣传员化身老人们的“助听器”,为老人们“把脉”、“出方”。
细致入微,传唱“消防歌”。随着经济发展,乡村里广大青壮年已外出务工,三留守人群普遍存在,三留守火灾事故已逐渐严峻起来。所以消防安全教育已不能止于“点到即可”,像陈婆婆这样年迈、腿脚不便的老人,走路到镇、村上一堂消防宣传课实属“有心无力”;所以,消防宣传志愿者们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以消防宣传“进农村”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本土宣传员的优势,用老人们熟悉的乡音对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的宣教活动。一句句温馨的轻声问候、一道道实用的消防知识,回荡在老人的耳边,熟悉既温暖。同村的黄爷爷开玩笑道:“我孙子平时和我说话声量大些许像在凶我,小声我又听不见,他们都出去打工了,能听你讲消防安全真的好开心,老人在家还是要多看看共产党的世界。”
做实做细,讲好“消防经”。 “梁婆婆,您的灶边怎么又堆起柴火了?上次不是说过这样容易引起火灾吗?”。“我不记得了,现在四月天,天气潮湿,我怕放外面会淋湿呢”。像梁婆婆这样“记性差”的老人也不少,在宣传人员入户时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但隔日他们又“打回原型”。这一次,支队宣传员联动了包片干部一起入户,发现隐患及时清除,不能及时清除的通知包片干部跟进,对重点对象进行反复叮嘱、跟进,防止出现“反复”现象,切实做到跟踪问效,防控结合。有跟进、有反馈的消防宣传,才能真正地打通消防宣传最后一米。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耐心细致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深入一线的消防宣讲人员逐渐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针对不同群体的消防安全需求,量身定制消防安全方案,才能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使消防安全工作做的更实。
清远市消防救援救援支队,着眼于民,化身群众的消防“助听器”,使消防安全工作真正“落地生根”。(张子衡 卢嘉怡)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