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是令30万中国中铁人永远铭记的一天,更是令无数中国企业振奋鼓舞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中铁装备集团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0日定为“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日也由此诞生。
从郑州出发,七载春秋。作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和“中国品牌日”的发源地,中国中铁始终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己任,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质量提升为抓手,以品牌打造为目标,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切实把“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生动实践。
七年来,坚持在自主创新中做强中国智造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中国中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科改示范行动”,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加快新技术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实践运用。
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中国中铁依托所拥有的“高铁建造技术”“盾构掘进技术”“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3个国家实验室和18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特别是系统掌握了不同地质结构、不同气候环境、不同轨道类型等多种条件下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铸就了“中国高铁”的国家名片。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127项、詹天佑奖151项;参建的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成为世界智能高铁典范;以盾构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实现大突破,产销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多个产品获得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十大“创新工程”。去年9月29日,中铁装备盾构总装车间,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正式下线,中铁1号到1000号,见证了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艰苦攻关的奋斗史
七年来,坚持在质量提升中做优中国智造品牌。中国中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把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作为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基本保证,把质量立企、工匠精神作为文化融入管理,使企业产品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大力推广应用数字施工和智慧建造,进行生产流程再造和管理变革。
中国中铁累计荣获国家质量最高奖——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5项,鲁班奖20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25项。把绿色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快全方位绿色转型,切实把中央和国资委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部署落到实处。成立了“三个转变”研究院,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形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政策建议研究》《新时代驱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四项变革”》两项研究成果,均荣获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研究制定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积极参与国资委“揭榜挂帅”课题研究,为助力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七年来,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做大中国智造品牌。中国中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把扩大国际合作作为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重要途径,依靠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开展中国技术与所在国适用标准的融合研究,在沿线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积极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实施联合开发,因地制宜地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特别是2020年,克服境外疫情比较严重等困难,积极推动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及铁路连接线等“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倾心打造了“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隧道”“中国装备”等系列“硬核”产品,推动国家品牌形象实现大增强。特别是中铁盾构装备为巴黎地铁项目提供了“中铁方案”,标志着中国盾构进入全球顶级高端市场,得到了各方一致好评,彰显了“中国力量”,叫响了“中国品牌”。
在未来,中国中铁将继续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路前行,不辱使命,勇当践行“三个转变”的开路先锋,以永不停息的脚步汇聚成实干追梦的时代最强音。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