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菊莲是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织锦技艺传承人,70后,党龄9年。
她打小便喜欢织锦。但那时候的针线非常珍贵,小孩子很少有机会用棉线练习。吉菊莲就编着椰子叶,练织锦。有一次,她偷偷在母亲织了一半的黎锦上织了几行,还被打过屁股。
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之一,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称为中国纺织的“活化石”。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海南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2015年,有一定织锦基础的吉菊莲得到机会,进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系统接受黎锦编织的正规培训。
吉菊莲(左)在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织锦(李南摄)
2017年11月,技艺出众的吉菊莲成立了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14名农村妇女,制作黎锦及其衍生手工艺品,首年就创收5万元。
吉菊莲(左三)与学生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外,吉菊莲还将黎族织锦技艺带进了三亚市的中小学课堂,培训了数百名学生。看到现在的孩子无需再为针线发愁,她十分开心。“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了,生活条件比我们小的时候好很多。”她笑着说道。
2019年9月20日,吉菊莲的学生分别荣获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首届黎族织锦技艺大赛少年组一、二、三等奖。此后,她的学生多次在各类黎族织锦大赛中斩获殊荣。她说:“我最自豪的就是能把所学的技艺传承给孩子们。”
2019年9月8日,吉菊莲黎锦手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文创产品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展出。图为参展人员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9年9月,吉菊莲带着自己的黎锦作品,走进了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还将自己获过奖的作品送给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9年9月8日,吉菊莲(右)代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赠送黎锦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0年11月,吉菊莲牵头成立了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黎锦协会,任会长。她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学黎锦,把黎锦传承下去,也希望自己研发的小饰品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黎锦。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