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天南地北汝州人》汝商篇:孙学良

发布时间:2021-07-05 11:07:1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人物名片

孙学良,广东昶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鸿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运连网集团副总,广东省河南汝州商会会长,东莞市洛阳商会常务副会长,东莞市河南商会长安分会副会长。

东莞,曾经的“世界工厂”,也曾有过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从最初的“制造”成功转型“智造”,写下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段不朽神话。

从一个农村的孩子,步入改革开放的前沿;从一个打工仔,一步步做到企业负责人。20年时间,孙学良经历了太多太多。从2001年开始,从手机零部件制造到汽车零部件加工,再到转型现代服务业——运连网,他和许多打工者一起见证了东莞城市发展的进程。

老家人眼中的“败家子”

“我是2001年到广东外出工作,刚开始是员工、储备干部,后来做到技术员、车间主管,一步一步做到了总经理。由于前期文化知识的不足,这中间经历了很多故事,后期在工作的过程不断的学习补充,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孙学良说。

孙学良,汝州市王寨乡人。当年一块出来打工的,他们同村还有两个人。2001年初,他们每个月能领到七八百元工资。人家每月都把赚的钱往家寄600元,可他从来没往家寄过一分钱。“你知道我这钱干啥了吗?因为我当时要学习技术,我要请管技术的工程师吃饭,让人家下班之后教我学习注塑模具技术。”

就这样,孙学良跟着技术员,了解了机器原理和模具技术,学会了调试机器和模具,掌握了工作需要的核心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孙学良工资已经翻番,2002年,他拿到2000多一个月工资的时候,同伴还是六七百块钱一个月。“但是我在老家很多人说我是个‘败家子’,别人出去打工,每月都往家寄钱,我却几乎没有往家里寄过钱。”

孙学良说,“每个人创业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咱啥都没有从零做起的,我当时出来创业,这个过程确实很复杂,很困难。我觉得影响最大的还是我文化程度偏低,这是我现在发展最大的阻碍,所以这几年一直不断学习,希望可以来弥补短板,未来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与时俱进,积累经验,否则没有机会。

创业,从制造业开始

为了自己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2011年初,孙学良从公司辞职,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主要从事五金塑胶模具加工,为手机厂商制造零部件。2016年转型做汽车零部件,后期又参与投资了现代服务行业的公司。

孙学良出来创业时,他以前打工时的老板赊销给他6台注塑机,并且给予订单支持,让他快速地从创业初期进入企业的正常发展期。“这个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说我的运气非常好。”

2016年,孙学良的公司作为一个并购标的被并购,每每提到这个时,他都有些遗憾。“我把企业卖掉了一次,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把企业卖给一家挂牌公司,作为标的被并购了,这是我人生走的一次弯路。做企业应该要不懈努力,脚踏实地,不能走捷径。但是人生既然是选择,就要为结果负责。那两年我也不断出外学习,学到了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东西,我觉得人生经历很重要,选择也很非常重要。”

“我现在所有的业务都是2017年转型之后重新开始做的,我们现在的企业是东莞鸿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于汽车电子连接器、线束、精密组件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一站式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目前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全国的汽车厂,像上汽、广汽等这些都是我们服务的终端客户。”

投资运连网

运连网非常有价值,它真正做到了为国际之间的货物往返流动,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而且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无机承运无船承运企业。2020年,运连网完成销售收入约70亿元。目前在中国有42家分公司,在全球有5600多家网点,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全球的物流服务。”

目前,运连网Gotofreight.com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平台,聚焦空运、海运、陆运、仓配、跨境电商物流等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现已形成科技创新、国际物流、进口供应链和外汇金融四大战略板块,致力于打造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物流生态圈。

“其实我这两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投中了很多好项目,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做得非常好的。当然了,革命尚未成功,前路漫漫还要努力。”

家乡需要我,回家建设去

近几年,汝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汝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变得更干净了,天变得更蓝了,山变得更绿了,水也变得更清了,并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色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

不光环境变好了,汝州市经济发展势头也非常好,营商环境越来越好,近几年,陆续荣获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市等多项荣誉。“每次回到老家,我总能感觉到老家的城市风貌不断地在变好,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领导干部的作风变得更务实、高效,作为一个在外务工的汝州游子,我感到很骄傲,很振奋,回乡投资,我们很有信心。”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改革开放之初,部分汝州人因时而动,背井离乡来到大湾区、珠三角打拼,如今在外闯出一片天地的汝州游子,在家乡需要的时候,要响应家乡的呼唤,响应时代的要求,回到家乡投资兴业,把在外营商过程积累的成功经验、资金、技术、项目、产业带回汝州。现在是和平发展时期,珠三角沿海城市发达程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了,有大量的产业会向中西部转移。孙学良说,“我觉得未来5—10年肯定是老家的发展机遇,会有大量的产业往老家转移。广东省河南汝州商会目前有意向的团体会员约80余人。我们会运用好这个平台,做好桥梁作用,助力汝州招商引资,助推汝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是汝州人,家乡需要我,回家建设去”,这是汝州在粤老乡的共同心声,老乡们愿意在汝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握家乡发展机遇,共建家乡美好未来,与家乡同呼吸、共命运。(创作单位:汝记融媒体)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