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苏州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探寻文化之源

发布时间:2021-07-22 16:52:3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为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个人素养,领略张家港历史文化之风采,了解张家港的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永葆初心”小分队于7月6日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主题实践活动,小队成员一同前往张家港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实践团在聆听讲解

张家港博物馆始建于1999年,设立多个展馆、展厅,是一个集收藏、陈列、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博物馆。馆体采用“轴线对称、主从有序、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辉煌、宏伟之气势与广场绿地、旱喷泉融为一体,象征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贯通的格局。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文物标本万余件,其中新石器时代及各朝文物精品逾2000件。

实践团在了解民俗文化

进入博物馆,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民俗文化展厅。展厅由鱼米之乡、老街市井、暨阳人家、乡土风情四大板块组成,极大程度上复原了张家港民间劳作生产、特色街区的场景,展示了张家港地区特色的捕鱼、农耕场景以及市井风情,再现张家港居民的建筑特点和生活习俗,同时也介绍了张家港独具特色的方言和节气风俗。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再一次呈现了张家港人的勤劳与智慧。同学们也从中感受了张家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了解到张家港自古以来的种种民间习俗,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震撼。

实践团在学习民俗手工

从民俗馆出来后,小队成员走进了长江文化展馆,长江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江文化博大精深。长江文化博物馆,秀美典雅、别致的展览空间,采用图片、实物、场景等模型清晰的向大家呈现了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的发展历史。张家港地处太湖流域、长江下游,是中国较早发展农耕经济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张家港先民顺应自然,开垦种植,兴修水利,发展农耕,在建设锦绣江南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馆内展示了长江流域的概况,以流域内重大考古发现为重要元素,展现长江流域悠久的文明和优美的艺术。这座展馆不仅使小队成员感受到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生态之美,还让同学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感知、体会长江文明的人文历史之美。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也必将从这里开始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实践团在参观历史展厅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历史文化陈列展厅进行参观,展厅利用多媒体、复原模型、实物展览等多种手段,集中展示了馆内精华藏品和张家港近几年重大考古发现出土的珍贵文物。展厅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文明起源、唐宋遗韵、军事要塞、杨舍堡城和张家港名人,陈列出由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详细介绍了张家港抗倭史迹和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人。同学们看到了在张家港这片热土上的祖先的生活,感受张家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目睹了港城的发展,更是了解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由此,小队成员们学习到了丰富的张家港历史文化知识,也激起了同学们对家乡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这些历史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实践团在博物馆合影

本次在张家港博物馆的参观,使小队成员获益匪浅。不仅有视觉上的震撼,更有精神和思想上的深刻洗礼。唤起了同学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学们对于张家港历史文化的认识,也让同学们深刻了解了古时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在这次参观学习后,同学们会更加热爱张家港这片土地,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加热爱学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智慧,甚至是付出了汗水与血泪,才有了如今现代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小队成员们懂得了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努力拼搏,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张瑜 张潆月)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