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习近平主席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对他们积极到中国各地走访,深化对华了解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加强交流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在热心中日交流的日本青年朋友之间引发热烈反响。青年交流对于国与国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在新冠疫情阻碍人员往来的当下,该如何联系起民众间的交往和友谊。东京支局采访了三位关注中日交流,为促进两国民众理解互信默默奉献,引领青年一代感知中国的日本朋友,请他们分享对此的思考与探索。
中岛大地:
期待明年两国交流恢复面对面
现在在图书出版行业工作的中岛大地曾在上学时参与“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运营工作,作为志愿者随同比赛获奖者去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等地参观旅游。这段和中国大学生敞开心扉畅聊各种话题的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了两国青年人坚持交流的重要性。
2019年时他把自己对青年交流的所思所想写在书信里寄给了习近平主席。“没想到习近平主席给我回了信,他在回信里说‘两国人民友好的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这句勉励让我深受感动。”中岛大地感言。
中岛大地2017年时作为“熊猫杯”日本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志愿者来到中国,体验了一把当时还是新鲜事物的共享单车
步入社会,中岛大地仍然一直关注着中日青年交流,并且将自己对跨文化交流的观察和体验,写进了将于10月出版的小说《边界的恒星(境界のポラリス)》中。
看到现在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日间的民间交流有所减少的现象,中岛大地产生了一些担忧:“交流减少带来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不甚了解’,甚至由此引发了对中国的怀疑情绪。”对于这一现状,中岛大地表示:“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面对面直接对话的重要性。特别是没有任何先入之见,拥有开放思想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尤为珍贵。明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时间节点,我衷心希望届时疫情可以得到控制,两国之间的交流能重新开启。”
根立京佑:
通过语言架起沟通桥梁
2019年末HSK日本事务局在援助武汉的医疗物资箱上写下了鼓励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成为了很多人的疫情回忆之一。这句见证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古诗,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被赋予了全球人类彼此守望相助共克困难的新意义。
疫情下,在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受到严重影响时,如何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佳话继续下去,HSK日本事务局的员工根立京佑和他的同事们积极探索了线上在中国大学云留学的新模式。
“我们的工作宗旨是为人们架起心灵相交的桥梁。”对于策划线上留学的初衷,根立京佑介绍道,“心灵的桥梁需要沟通交流,我们希望能通过线上留学,将中日师生、日本的中文爱好者重新联系在一起。”
“在线上留学中,有的同学树立了学习中文的自信,希望在疫情平息,日中人员往来恢复正常后,有机会遇到赴日游的中国游客时,可以和他们用中文打招呼、说说话。还有的同学想以后实际去线上留学过的大学校园逛一逛,见一见教过他的老师。这些交流的愿望,是我们策划实施线上留学最大的收获。”根立京佑表示:“HSK日本事务局会全方位支持中文爱好者的梦想。我衷心希望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能为日中架起交流的桥梁。”
井上正顺:
满足青年们的交流愿望
“在新冠疫情开始后,我感觉大家对交流的需求越来越高。”东京都日中友好协会成员井上正顺从2019年末开始策划组织了“中文学习经验交流”、“中日青年课题小组讨论”、“中国研究专家讲座”、“中日大学生交流”等内容丰富的线上交流活动。
“满足大家的交流需求,只是原因之一。”说起举办各种交流活动的初衷,井上正顺回忆起了自己在中国留学时的经历,“我是2011年去中国留学的,正好遇上了两国关系的低谷时期,但我周围的中国同学们都对我非常友好,我也参加了很多促进两国青年交流的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改善中国人的对日印象。现在我回到了日本,又遇到了因为各种原因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下滑的情况,所以我想像那时一样,积极行动起来,尽可能让更多日本民众全面地了解中国。”
江西财经大学的学生和日本大学生互相分享对方感兴趣的美食和打工话题
在自己策划组织的众多交流活动中,井上正顺感觉日本大学生和济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学生的线上交流最有意义。“以前和我们交流比较多的城市往往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但现在新冠疫情让交流从线下转为线上,我们也因祸得福,拓展了更多不受地点、行程时间安排拘束的交流机会。和济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的交流,让参加活动的日本青年,增加了对中国地方城市的了解,产生了去中国更多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的兴趣。这对于青年来说是最重要的,只有实际去中国更多地方,才能加深对中国的理解,才能用全面客观的眼光看中国,思考中国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有哪些地方我们可以和中国一起努力改善,共享发展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在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中外青年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在新冠疫情阻碍人员往来,日本舆论环境对中国呈现消极的当下,像中岛大地、根立京佑、井上正顺这样的日本青年从未停止对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增进青年理解互信的思考和探索,播撒下友好的种子,精心呵护使其在日本青年人之间生根发芽。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更让他们感到振奋和信心:相信在未来伴随着疫情平息,人员往来恢复,今天的努力将会收获果实,友好的幼苗必将长成中日友谊的大树。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