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山城重庆的长寿区迎来了一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盛会——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发展大会以“才聚新材料 共创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的知名企业领袖、权威行业专家、顶尖科研人才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路径,携手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现场
大会规格高、议题前沿、活动丰富,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资源与人才的精准对接。系列活动囊括了主体大会——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聚焦未来的“2025年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十五五’发展研讨会”,以及旨在促进青年才俊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青年博士长寿行”等,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新材料产业与人才链的融合发展。
在主体大会的高峰对话环节,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张联盟、德国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总裁马娟等重量级嘉宾,围绕“十五五”时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关键突破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智慧分享,为与会者带来了前瞻性的洞察和启发,为产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创新联盟成立
为推动区域协同和产业集聚,大会期间一项重要成果落地——来自长寿区、涪陵区、大渡口区的30家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创新联盟”。该联盟旨在构建一个专业、高效的合作平台,通过机制化联动,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备国际视野的产业高端人才,着力打造从人才引进、培养到使用、激励的新材料产业人才融合发展全链条生态体系,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要素。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川渝两地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重点企业联合发布了备受瞩目的《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机会清单》。该清单集中展示了246家重点企业的求贤若渴,释放了428个涵盖新材料产业各细分领域的优质岗位需求,清晰勾勒出产业的人才画像,真正实现了“产业有需求、人才有回应、发展有路径”的良性互动,为各类人才投身新材料事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广阔的空间。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仪式
大会的另一个亮点是一系列授牌与签约仪式,彰显了长寿区在夯实科研平台和推动项目落地方面的决心与成效。现场举行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授牌仪式,这标志着长寿区在构建高端科研平台、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将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攻关与创新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动力”。
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在产业项目引进方面,现场签约涵盖了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功能材料等重点方向的8个优质项目,合同引资额高达41.6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显著增强长寿区新材料产业的综合实力、技术能级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新材料产业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人才引进的成效同样立竿见影。大会期间,7家企业与引进的青年博士人才进行了集中签约。这批高学历、高素质青年才俊的加入,为长寿区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引擎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迭代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这已是长寿区连续第三年成功举办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充分体现了该区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持之以恒推进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力。长寿区委书记、长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江夏在大会上表示,长寿区正经历一场从传统“基础化工”向高端“先进材料”的精彩蝶变与聚变。目前,一个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并释放出倍数级增长的强劲集群动能。他信心满满地指出,长寿新材料产业正在实现从过去的“跟跑”到如今的“并跑”、乃至部分领域的“领跑”的历史性跨越。面向未来,长寿区承诺将倾力营造“最优质的创业环境”,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广纳天下英才,共同携手,将长寿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
本次新材料产业人才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重庆及长寿区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链接了资源,更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长寿区正以其坚定的产业抱负和开放的人才政策,成为新材料领域投资兴业的热土和英才汇聚的洼地,一幅“才聚产业兴,创新赢未来”的壮丽画卷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徐徐展开。(文/陈必勋 图/中共长寿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