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硕果飘香,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此盛大启幕。本届农博会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核心主题,以8万平方米的宏大展览规模,汇聚四海精品,云集八方来客,全面展现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活力与丰硕成果,奏响了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开放共赢的时代强音。
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规模空前,品牌荟萃,绘就农业现代化新画卷
永州形象馆展区
永州产业馆展区
作为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届农博会设立了五大专题展馆,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及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500家企业踊跃参与。天津市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分别作为主题市和主题县精彩亮相,进一步凸显了区域协作与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
农博会的主题省际交流馆
步入展馆,犹如走进一幅五彩斑斓的农业“百花园”。各地特色农产品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天津小站稻米香醇厚,承载着百年种植历史的底蕴;吉林长白山人参滋补养人,彰显道地药材的珍贵价值;新疆瓜果甘甜如蜜,仿佛能品尝到阳光的味道;四川调味品风味独特,唤醒舌尖上的巴蜀记忆。这些各具风味的农产品,共同编织出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的华彩乐章,生动讲述了从“提篮小卖”到“品牌营销”的产业升级故事。
“湘”字号闪耀,产业链提升,彰显本土实力担当
展会现场人流如织
湖南本土展区无疑是本届农博会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洞庭香米”以其晶莹剔透、软糯可口的特点,展现了“鱼米之乡”的稻作实力;“湖南茶油”清润健康,成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新选择;“炎陵黄桃”果肉饱满、色泽金黄,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果”。这些耳熟能详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仅仅是单一的农产品,更是湖南农业从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提升成果的集中展示。它们见证了“湘字号”农产品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和品牌塑造,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价值飞跃,彰显了湖南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卓越成效。
开放融通,互学互鉴,构建农业国际合作新格局
异域风情的国际交流展区
本届农博会的国际色彩分外浓厚。老挝与南非作为主宾国,带来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咖啡、手工艺品、特色水果等优质农产品,为展会注入多元文化活力。专设的国际交流展区,更是成为了一个微缩的“地球村”:东南亚的特色热带水果琳琅满目,非洲的优质咖啡豆与坚果香气诱人,欧洲的精品葡萄酒彰显着悠久的酿造工艺。各国参展代表齐聚一堂,在密切的交流洽谈中,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更推动了农业技术、理念与文化的互学互鉴。
果蔬·休闲食品馆,红星全球农批中心展区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沃尔玛、山姆、麦德龙等国际采购团的近百位专业买手亲临现场,进行精准选品与采购对接。这一现象充分表明,农博会已成为链接中国农业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正助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了坚实的“农博力量”。
科技赋能,智慧引领,驱动“慧种地”深刻变革
智慧农业展区
“科技引领”不仅是本届展会的主题,更是贯穿始终的鲜明特色。在智慧农业展区,农业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AI病虫害识别系统、数字种植云平台等一批前沿科技装备与应用集中亮相,生动诠释了现代农业从依靠经验的“会种地”向数据驱动的“慧种地”的深刻跨越。这些科技成果的展示,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农业生产方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创新体验,文化浸润,实现展会模式全新升级
除了硬核的科技与优质的产品,本届农博会在观展体验上也实现了创新突破。展会创新推出的“农博天团”主题IP,以其活泼亲和的形象迅速走红,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在非遗展演区,油纸伞制作、传统腊味腌制等手工艺现场展示,让观众在逛展购物之余,得以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特别设置的三大IP主题DIY活动区,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农博记忆”,让展会成为寓教于乐的亲子课堂。软萌可爱的IP周边产品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热门商品,实现了农博会从传统的“看看买买”单一模式,向“沉浸式玩乐互动”的综合体验成功升级,极大地提升了展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本届农博会由红星实业集团联合多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共同主办,展会期间,还将陆续举办湖南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2025农批市场产销合作大会、优质农产品专场推介会等一系列重点活动,预计将达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长沙国际会展中心
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不仅是一场农产品的展销盛宴,更是一个观察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窗口。它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内容、前沿的科技和开放的姿态,充分展现了在科技引领和品牌赋能下,中国农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拥抱全球合作的征程上,迈出了更加坚定、自信的步伐。(文/陈必勋 图/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