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在线

黑龙江省召开机动车尾气治理集成技术交流会

发布时间:2017-06-17 13:12:51 推广来源:未知

中国报道讯(记者 陆松江)“机动车尾气治理集成技术”将为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5日,由黑龙江省环保厅、经济日报驻黑龙江记者站共同主办,省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机动车尾气治理集成技术交流会在哈召开。来自国家环保部科技司、中国环科院、国家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和国家环境科学学会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和黑龙江省人大城环委、省政府新闻办、省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厅、交通厅,省内各地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我省PM10、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移动源中的机动车尾气分担率分别为12.3%(大兴安岭)~16.9%(哈尔滨)和13.9%(伊春)~18.0%(哈尔滨),采暖季分担率稍高于非采暖季,贡献浓度高于非采暖季。截止2016年底,我省机动车保有量430余万辆,并以年均5%速度递增,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依然艰巨。

据介绍,黑龙江省对机动车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前处理)和DPF(后处理)两项技术已分别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认可,其中,DPF后处理的优势,在于大幅度减少碳颗粒物的排放;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前处理的优势,在于减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提高动力,减少燃料消耗,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该两项技术集成应用,可优势互补、标本兼治,为机动车尾气治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

目前,高排放老旧车治理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自修复技术是由省、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下开发的,并通过了国家工信部、北京市科委和海军装备部等部门的鉴定以及国防科工委检测中心等11个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并在军队的舰船、活塞教练机、坦克和特种工程车;在民用的铁路机车、公交车、小轿车以及轴承、齿轮箱、螺杆泵、空气压缩机等方面的试验,效果十分显著,

为了反复验证该材料的应用效果,2014年黑龙江省环保厅组织有关部门将该技术在公交车上应用,效果较好。此后在原有的第二炮兵特种工程车、江西德兴铜矿重载电动轮车;北京公交七公司等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又在哈尔滨柴油和燃气公交车上开展推广示范,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有关专家建议:“该材料对老旧机动车污染治理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具备了环保科技示范条件;应选定示范城市将该产品列入环境科技示范工程,在黑龙江省先行推广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目前,黑龙江省全面推行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改造措施,对车况良好、行驶里程相对较少、残存价值较高的车辆可进行技术改造,力求实效。本次会议推广交流的“机动车尾气治理集成技术”将为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