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在线

巴彦壹台山骆驼峰帐篷节开启“夏日狂欢”

发布时间:2017-06-27 16:25:48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陆松江)24日傍晚,温柔的夏风穿梭去巴彦县壹台山骆驼峰的山林之间,登山休闲的人们搭起了帐篷、支起来烧烤炉准备享受别样的夜晚。随着演出的开始,首届巴彦·壹台山骆驼峰帐篷节开幕,来自全省千余名游客在这里载歌载舞,尽情享受自然的馈赠。

壹台山骆驼峰,俗称骆驼砬子,又作泥勒邵马山。骆驼峰主峰海拔540米,周30公里,径8公里,东西两峰相距1000余米,山状远望如骆驼背上的驼峰,以此得名。骆驼峰中“奇石峭峙立,怪石欲袭人”,1993年被省林业厅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 骆驼峰景区内还有卧虎石、万泉溪、观海崖、悬羊壁、甘露泉等自然景观。

骆驼峰下森林茂密,120余种树木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骆驼峰一年四季景色如画,春季万木葱绿鸟语花香,夏季百花争艳景色秀丽,秋季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冬季瑞雪纷飞人迹罕至。

景区依自然景观打造的风车长廊等人文景观吸引众多游人驻足拍照,百亩花海也即将盛放,花期一百多天的鲜花也期待与游人笑容的相遇。在秋季,游人还能在百果林自己采摘樱桃、杏、李子等水果。

据了解,还有着一段红色的历史。骆驼峰上现存月台石院遗址,据史料记载,巴彦县张家店屯的赵春霖不堪忍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31岁时出家来到骆驼峰上当了道士,并修建了月台石院。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春霖认识到,共产党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不久,赵春霖当上了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的交通员,月台石院成了交通站。赵春霖以道士的身份作掩护,以化缘为名,收集日伪军的情报和为抗联筹集生活用品。1943年春夏之际,日本侵略者在巴彦、木兰、东兴三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惨案――“巴木东大检举”。赵春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最后被折磨致死。现在石院遗址下方的石壁上,还依稀可见赵春霖当年石刻的“月台石院,万古流芳,一台山”的手迹。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