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哲
一场全力以赴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宁乡实践,正在楚沩大地全面展开。
7月19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来宁乡市时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支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天下午,在长沙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上,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强调,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长沙。
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于新凡号召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致力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奋力谱写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奏响工业产业发展的华美新篇章!一场全力以赴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宁乡实践,正在楚沩大地全面展开。
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新兴产业
如何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如今,宁乡市正在着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三高四新”增长极,让创新驱动成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智力引擎”。
2018年2月8日,宁乡市抢乘国家、省、长沙市关于“发展实体经济,做强优势产业”的系列政策春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围绕6个主导新兴优势产业链,以智能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着力增强各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为了切实推动宁乡工业从制造向智造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宁乡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出台政策、集中要素资源“大补”工业。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累计发放资金1.5亿余元,鼓励中小微企业改良装备、转型升级,走上智造之路,并成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宁乡分院、组建制造业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开展“百日大会战”“三比三看”大竞赛等,着力培育智造新兴产业,激励更多企业迈进智造的发展大道。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宁乡之后飞速发展,已经跻身世界医药装备行业主要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公司在坚持既定业务领域的同时,进入高端医疗设备及医疗机器人领域,推动医药装备和医疗器械两翼发展,布局‘大健康’,履行‘让世界制药工业插上智慧的翅膀’之使命。”公司党委书记谢圣彬表示,争取在2030年前后将楚天打造成为全球医药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星邦智能自2013年落户宁乡,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全球高空作业平台行业TOP10,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公司董事长刘国良表示,公司不断完善创新战略引领体系,加快上市融资步伐,努力实现2025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宏伟目标。
成长于喻家坳乡的长宁炭素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坐稳电池碳棒世界第一的宝座。公司董事长王新华表示,要将长宇科技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碳石墨材料生产基地,建好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力争长宇科技在未来几年实现上市。
2021年新年伊始,宁乡4名科技人才获得2020年度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支持。其中,湖南国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喻正军获得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支持,邦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新雄、长沙东鑫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吴光亮、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刘国良获得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支持项目。此外,宁乡市科技专家服务团获湖南省科技厅优秀专家服务团荣誉称号……
2021年7月,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频传捷报:宁乡籍企业家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获得湖南光召科技奖;宁乡经开区企业长沙标朗住工科技有限公司卡颂技术发明人徐海独立完成的“名侦探之化学探秘”项目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宁乡经开区企业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参与的“油菜联合播种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
近年来,宁乡通过全力支持专家及团队与全市企业开展专业技术对接、研究成果孵化、科技人才交流,积极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同时,专门成立优势产业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密切配合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其团队开展课题调研,提供热情服务与积极支持。目前,湖南省大学科技产业园、湖南省高等院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宁乡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多家院士工作站与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筑起宁乡工业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领军团队。
从2018年开始,宁乡市设立科技扶持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进行科技攻关,支持成果转移转化,有效激发了全市创新创业活力,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氛围逐步形成。宁乡市正在朝着建设“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的全国样板”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县(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示范区
“我们有信心,通过政企紧密携手、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为湖南为长沙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贡献‘宁乡力量’。”湖南省宁乡市代市长黄滔曾这样表示。
宁乡紧紧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的战略部署,抓千亿产业、建亿元方阵、促企业倍增,“宁”心聚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示范区。
2020年10月15日,宁乡一场为千亿优势产业储备新动能的战役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引领下打响。当日,宁乡市24个项目集中竣工,总投资达142亿元。其中,位于宁乡高新区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规划总投资100亿元,设计年产20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年产值达200亿元,可带动储能材料产业链上游配套增加年产值60亿元。这是宁乡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示范区的一个风向标。
为夯实宁乡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产业根基,2020年以来,宁乡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明晰了打造“三个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在原有的优势产业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致力培育先进装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食品产业省级特色先进制造业集群。
目前,宁乡形成了以三一重起、格力暖通、楚天科技、星邦智能等龙头为引领的近200家企业组成的先进装备(含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形成了中伟新能源、邦普循环、松井新材、联塑科技等龙头引领的近200家企业组成的新材料(含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加加食品、华润怡宝、青岛啤酒、洽洽食品、绝味食品、小洋人乳业等龙头引领的100多家企业组成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走进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楚天科技四期工程智能后包车间内,一个全新的集研发和“智造”于一体的百亿企业已呼之欲出,其四期项目,创下了10天腾地拆迁、5个月建成的加速度;走进三一重起竣工的生产车间,崭新的生产线上,一排排机器人“整装待发”,每月450台以上的中型起重机,从这里产出,销往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欧美市场将作为新的主战场……
近年来,宁乡着力培育亿元企业方阵,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示范区提供强力支撑,促进产值过亿元企业提升发展质效,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资源要素保障。组建了制造业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持续开展“百日大会战”“三比三看”大竞赛等,着力培育智造新兴产业,激励更多企业迈上智造的发展大道。同时,市委、市政府加大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两年累计安排工业发展资金3亿余元,倾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装备升级,走上智造之路。
目前,宁乡拥有楚天科技、长宁炭素等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星邦智能、万鑫精工等8家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40家、长沙市专精特新小巨人74家,已打造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小巨人培育梯队。“专精特新”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基业长青的定盘星。更有三一重起等8家税收过亿企业发展强劲,产销两旺。
产业园区勇担使命奋发作为
6月3日,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会议指出,产业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必须勇担使命、奋发作为,在“闯”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实效,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如何担当使命,展现作为?宁乡两个主体园区严格遵循“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的“五好”园区标准,夯实平台强基础、精准招商提效益、抓实项目促增长、强化保障优环境,园区洼地效应彰显。
宁乡经开区聚力打造智能终端、新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兴优势产业,在格力、楚天等知名企业带动下,近30家配套企业先后汇集于此,形成了以智能家电、新材料为主导,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两主一特”产业。目前,宁乡经开区有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8家,高新技术企业110家,本土上市企业3家,500强投资企业16家,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3家,市级以上智能制造企业103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企业4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中心26家。
宁乡高新区作为装备制造和先进储能材料的产业主导园区,已经聚集了三一重起、邦普、杉杉等业界翘楚和龙头,促进了精量重工、东方时装等一批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形成了以智能装备为主导、储能材料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并全面建设湖南大学科技产业园和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运营服务中心(一园一中心)。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企业倍增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宁乡市创新推动“企业倍增”计划,致力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凝聚企业倍增合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先进装备、新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的“3+N”产业集群,宁乡市建立工业企业倍增培育库,首批入选企业104家,预计今年新增产值250亿元、税收6.5亿元。同时,建设美妆谷、智能家电配件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等平台,助力实现产值倍增、税收倍增和效益倍增。
2021年4月19日,宁乡隆重召开工业强市推进大会。会上印发了《宁乡市建设工业强市若干政策》,其中最硬核的有力措施就是促企业倍增:按照“选好挖潜、培优扶强”的工作原则,发挥先进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以“龙头企业倍增”树标杆,以“规模总量倍增”促发展,实现企业质量效益倍增和规模总量倍增。
“我们制定了五年再造一个‘小洋人’的倍增新目标”“争取在2030年前后将楚天打造成为全球医药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力争将长宇科技等静压石墨做成全国第一,将长宇科技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碳石墨材料生产基地”……
着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宁”心聚力,打造“三高四新”增长极,全市上下正以全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向“工业强市”奋进。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