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创新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1-10-20 19:03:13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徐豪)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10月18日至20日在湖南长沙举办。20日上午,在大会“和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分论坛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表示,沟通传播的前提是要平等,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还是一个现实,中国传播工作者正在努力地改变这种状况。

陆彩荣表示,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需求越来越多,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来加强国际传播各方面能力的建设。“在和而不同的世界、多样性的世界,不认识中国、不了解中国、不理解中国,就不可能更好地审视世界。没有中国的世界是一个不完整的世界,没有中国参与的世界不是一个好的世界,占1/5人口的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传播者有使命要做好传播工作,用各种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摄影 徐豪)

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故事更好地传播出去?陆彩荣讲了一个中国外文局成立和发展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上面临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新中国的声音传播不出去。在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从1950年起,《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原《人民中国报道》)、《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原《中国建设》)、《北京周报》等外语刊物先后创立,其中宋庆龄亲自创办了《中国建设》,还邀请了包括著名人士爱泼斯坦在内的海外友人加入。这些对外出版发行的杂志,都有多个语种,打开了一扇扇窗口,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光有杂志还不够,还要有更深度的书籍,于是外文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先后创立,向世界全面介绍中国。

论坛现场 (摄影 徐豪)

“事实是最好的传播。我们讲事实、讲故事,少讲道理,多用生动感人的具体故事来传播中国。这些经验这些做法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开始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传承下来,而且一直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认可,形成了新中国自己的对外传播工作体系、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这些模式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陆彩荣说。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多讲故事,多讲事实。”陆彩荣表示,除了坚持用期刊、图书、网站这些传统的方式手段来传播,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VR、5G等现代新技术,契合现代新传播模式和传播内容,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陆彩荣介绍,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传播很有效,中国外文局所属单位在国外推特、脸书等国际社交平台上开设了120多个账号,累计已经有海外粉丝1亿多,每天向海外用文字消息、图片、视频等多元方式介绍新时代中国。“我们在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内容形式等方面都进行创新,用短视频形式创办了几个品牌,比如《中国3分钟》、外国人拍中国的《第三只眼看中国》、聚焦中美关系的《对话太平洋》,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陆彩荣说。

“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文明是多样的,文明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特征之一。正是因为多样才需要理解,才需要传播,才需要沟通。”陆彩荣进一步表示,所有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因此传播的基础也是平等,要平等传播就要包容和互相理解,“世界要共同发展,还要共存、共荣、共享、共建,这是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