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伟赞 黄楚芳
家政服务关系千家万户,既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发展前景广阔。自2019年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以来,广东省紧紧围绕“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推动家政“短板”成为“潜力板”,切实以工作“小切口”促进服务“大变化”,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订标准,全面打造“南粤家政”标准体系
为了补齐家政领域评价标准的空白,广东省成立了省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今年以来发布7项省级地方行业标准,规范经营、服务与管理要求。地方也加快步伐,肇庆市制定实施星级评定管理暂行办法,衡量专业技能及服务水平。
“南粤家政”工程着力提升培训质量,各地各部门围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大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标准,省人社厅发布了12个培训补贴标准,开发了10本培训教材。
不少院校、企业、培训机构等积极学习引进国内外发达地区家政服务业先进技术、经验、师资等培训资源,推动家政服务与国际接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51家庭管家”采取国际化培养形式开设订单班,邀请菲律宾家政专家进行跟班式培训授课。
育人才,为家政行业注入活力
近两年来“南粤家政”工程坚持市场导向,倡导学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带动就业创业133万人次。
广东省级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南粤家政”培训载体建设,重点扶持打造综合服务示范基地42个,实现县区全覆盖。全省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在江门落户,构建“产学一体”新型生态圈。
高端家政人才的培养也势在必行。全省多所学校都开设相关专业,省人社厅每年遴选3所技工院校的家政相关专业,给予每个专业150万元资金扶持,辐射带动全省家政相关专业建设。佛山市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形式,建设“佛山南粤家政学院”,开展家政教学实训和“1+X”落地模式,并鼓励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一方面给企业输送了大量符合业务需要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让从业者有了学习技能和提升技能、取得专业认证的通道。
建平台,塑造放心可靠形象
劳动无合同、信用难追溯、服务难评测⋯⋯这些难题是长期以来家政行业整体提升过程中的一道道“关卡”,严重阻碍家政行业的良性发展。
今年4月,广东省推广家政“上门服务证”,服务人员“人证合一”。目前“广东省家政服务公共平台”上录入家政服务员信息超过81万人次,完成验证人数超过11万人。广州市今年发布《家政服务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填补了家政信用等级标准的空白。
肇庆市也积极建设家政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横向协同多个职能部门实现数据互通互享,纵向实行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管理。从业人员、雇主、家政服务企业和培训人员之间互相评价,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自动调整口碑和信用度。
“南粤家政”工程还将打造一批重点企业为引领,提升整个行业规范发展。2020年,广东省评选认定了首批13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8家诚信示范企业,今年选树了10家南粤家政“信得过”品牌企业。
(《中国报道》2021年10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