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知中国·德国行”创新中国主题互动展在柏林视觉艺术中心落下了帷幕,这场独特的展览从开幕就受到观众的热赞。
“惊喜”“期待”“自豪”“振奋”和“中国制造”“中德合作”等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话。参观者不断用相机记录下展现中国创新的每一幅经典图片、每一件互动产品。
中国创新展现中国力量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从根本上打开发展之锁的钥匙。当今的中国,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创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一批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成果。
航空工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中国移动开展5G技术创新和生产创新,率先成立5G联创中心,聚集AR/VR、云端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网联无人机等领域;中国高铁从技术引进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研制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国石化在芳烃成套技术、页岩气、现代煤化工、生物航煤、地热及节能减排领域开展专项行动;伴随着创新发展,从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到蛟龙号下海勘测,从天舟一号上太空送货加油到可燃冰成功开采。
这样的一个个创新点连起来,就组成了中国闪亮的创新名片,为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始终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科技的创新,德国也以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制造闻名于世,中德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深入对接,这对中德来说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
期待中德更多交流
浓缩了中国创新诸多成果的展览,令许多参观者感慨万千,不少参观者表示,这次展览既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变化,“惊喜”“期待”“自豪”“振奋”和“中国制造”“中德合作”等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话。
“这个展览很有趣,移动互联改变着生活,蜂窝物联网、智能水泵、智能巡检、智能交通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是未来发展的趋势。”Thomas Rahmlow在中国移动的展板前驻足观看。他说,科技飞速发展,期待通过展览为契机,促成两国加强科技、移动网络等方面的合作。
“水陆两栖的飞机很酷,这架飞机如果用于投水灭火是实施救援的神器!”Leonore Jörss仔细观看着AG600飞机实物模型说,中国航空发展真快,机型这么多,期待能亲身体验实物飞机的航空展。
“看完展览才了解,中国石化不仅生产石油,还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这么多创新的研究,这很棒!”Ulrich Weber、Lynn Weber是前来参观的德国夫妇,他们对中国创新的成就感到惊叹,他们说,中国创造的不仅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期待德中两国建立更广泛的合作。
杨清颖在德国洪堡大学攻读硕士,她是展览的志愿讲解员,她说,“以前对中国创新的印象不够深刻,这次能够参与展览工作,拓展了自己的视野,看到德国观众在展览中赞叹、询问,我为中国的科技领先感到自豪,更感觉到年轻人肩负的创新责任。”
工作团队合影。
“感知中国·德国行”创新中国主题互动展是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推广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宣传工作局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INTERNI设计时代承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协办。(撰文:王小柒)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