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哲)日前,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阐明了“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未来五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十三五”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功应对了多次超强台风、暴雨洪涝、严重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数据显示,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由“十二五”年均约1300人下降到800人以下,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6%下降到0.3%,
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全球十大世界气象中心之一,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气象国际治理中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在“十三五”打下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将推动气象事业将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水平显著增强,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到2025年,我国气象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将从85.9%提升到90%,24小时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从89%提升到92%,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从70公里降低到65公里,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从38分钟提前到45分钟,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可用预报时效从7.8天延长至8.5天等。
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精准气象预报工作上,《规划》指出,要发展高水平的数值预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达到7—13公里,东亚季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等指标的预测能力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
中国气象局将完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建立“全球—区域—局地”一体化的多要素、多圈层实况业务,发展无缝隙预报业务等。加强预报业务智能协同,采用“云+端”技术架构加强国省两级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协同,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国省市县四级实时协同。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