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解读 |中国金融工作当前的重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7-18 15:35:01 来源:中国报道

7月14日至7月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该会议五年一次,是国家金融领域的最高层级工作会议。

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实体经济供需失衡,金融业内部失衡,二者循环不畅,结构性问题突出;一些市场主体行为出现异化,道德风险明显上升,而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尚不适应。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外溢性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提醒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所以,习近平指出,必须紧紧围绕三项任务做好金融工作——

服务实体经济

防控金融风险

深化金融改革

关于这三项任务,让报道君来给你做个详细的解读:

让实体经济和金融相辅相成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让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金融业要转变方式、优化结构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上规模、拼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老路已走到尽头,金融业要树立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理念,转向内涵式发展,在供给侧更加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靠竞争力吃饭。

要下决心优化融资结构体系,打造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链。直接融资要补短板,把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放在突出位置,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多层次市场体系;间接融资要调结构,加快完成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完善中长期融资制度,满足准公益性产品和基础设施融资需求。

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金融业链条长,市场信息不对称,价值实现过程曲折,又易受外部因素干扰,面对经济周期波动和社会预期快速变化等不确定条件,利益诱惑大,参与者行为变化快。而且,金融领域风险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强,必须格外小心,审慎管理。

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管住货币信贷“总闸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风险源头管控。要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要严密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风险、资本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保险市场风险、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切实防范金融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风险。

重点关注金融创新

金融业要审慎创新、稳健发展。创新是推促金融业前行的动力,但创新必须依法合规,不能打着创新的名义,盲目铺摊子,大搞资金体内循环和脱实向虚,更不能搞金融诈骗。要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围绕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需求进行金融创新。

本刊记者 王翔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