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稳步调、稳信心,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 评论

发布时间:2021-12-22 14:27:51 来源:中国报道

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今年以来,党中央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长期以来我们做好经济工作、应对困难挑战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明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七个方面的政策框架和要求,即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必须走好“稳”字棋。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预计全年增长有望达到8%左右。今年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5.5%和4.9%,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比较明显,也反映出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明年要走得稳,首先得稳宏观政策。宏观政策稳健有效,有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打牢基础,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运行环境,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宏观政策稳,大局才能稳,整个社会的步调才能稳,我们才能保证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宏观政策稳,社会心理预期才能稳,投资和消费才能稳,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点才能发挥作用。

因此,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适度增长、物价总体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格局。

经济运行要稳,还要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聚精会神贯彻执行,不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上,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并在公平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契约精神等方面提出要求。

企业好经济才能好,就业、税收、金融等才能有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有抓手。因此,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必须多措并举保护好市场主体,在政策、金融、舆论环境等方面予以支持,让市场主体“有恒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疫情变化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也在加大。综合国内外因素,明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统筹好“稳”和“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凝聚更强大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撰文:《中国报道》评论员徐豪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