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宇宙作为“未来”还没来,但相关的泡沫、骗局却有明显增加现象。
随着元宇宙概念走热,元宇宙房产交易也变得火爆。所谓元宇宙“房产”,其实就是元宇宙中的一部分虚拟空间。今年11月,元宇宙房产交易出现一次爆发。有统计显示,在11月22日到28日的一周内,四个最主要的元宇宙房地产交易平台的总交易额接近1.06亿美元。据福布斯报道,有建筑公司在元宇宙中设计一个项目可以赚近30万美元。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易观互娱行业资深分析师廖旭华认为,元宇宙买地就是投机,是虚拟货币的高效玩法而已,“本质上跟我捡一块石头卖你100万是一样,那些方式都是幌子,核心目的在于炒作和买卖。”
这种虚拟世界里的房地产交易在近期频频刷新价格新高,甚至超出现实世界里很多大城市的实际住房价格。疯狂的“元宇宙”炒房可谓元宇宙乱象的冰山一角。日前,一张在各个社群流传开来的截图显示,有一个名叫《元宇宙第一课》的培训课程,日活跃用户将近1200人,10天累计收入近160万元。
“元宇宙培训”收割智商税?
随着元宇宙概念火爆,五花八门的“元宇宙培训”也越来越多。
《中国报道》记者在知识服务APP“得到”上发现,一期名为《前沿课·元宇宙12讲》的课程自推出以来长期霸占课程榜单。课程信息显示,这期课程时长共2个小时,“双12”大促价格49元,截至发稿前已有6.6万余人加入学习。按照已知数据计算,课程总收入已超300万元。
在听课评价区留言中记者看到,有参与培训的学员给出2星差评,并称“内容空泛,想了解的话,自己去搜索引擎上完全可以了解,没必要买这门课”。也有人评价称,“听完也不是很懂”,甚至有人参加完培训在评论区陷入疑问,“我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吗?”
一位听过元宇宙上述培训课程的学员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听完培训课后,说实话没听太懂,老师讲的很宽泛。记者查看多个平台发现,近期开设元宇宙培训课程的越来越多。大致上内容也有不少雷同,主要包括“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元宇宙的技术逻辑是什么?”“元宇宙通证”等。除了元宇宙培训乱象外,记者还发现了一些借“元宇宙”挖矿炒币的不法现象。
虽然元宇宙作为“未来”还没来,但相关的泡沫、骗局,如元宇宙培训、借“元宇宙”挖矿炒币等乱象却有明显增加现象。
“元宇宙乱象之所以产生,和资本市场对于新概念的热炒以及部分企业企图攫取流量红利密不可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左鹏飞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由于罗布乐思(Roblox)上市业绩亮眼、Facebook以改名强势布局元宇宙、传统互联网红利到顶并呈消退态势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球主要投资机构纷纷投资元宇宙领域,推动元宇宙的关注度和热度持续升高。“这股热潮也已经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衍生出种种乱象,甚至误导元宇宙产业发展方向。如与元宇宙没有实质性关联的企业在抢注相关商标,借着新知识培训的名义,通过贩卖焦虑和暴富大饼,以付费课程的形式乘机收割‘智商税’等。”
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轮值主席于佳宁看来,元宇宙的发展处于较为早期的阶段,行业发展还处于摸索的状态,所以乱象是一个必经过程。
消费者需保持高度警惕
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人气大涨。
“这背后存在炒作资金与市场情绪的共同推动。实际上元宇宙是一个比较混沌的概念,涉及到科技等复杂产业链结构,在商业领域缺乏成熟应用。”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分认为,“元宇宙”作为新鲜概念频繁刷屏,被广大网民所熟知,但又不了解具体内涵,多数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苏筱芮建议元宇宙消费者,一要知晓“元宇宙”是基于新技术的产业且尚未成熟,二要对相关收费机构、收费人员的真实身份、展业资质等进行了解,三要明确自身的消费需求,对涉资金交易保持警惕性,穿透“元宇宙”外壳后根据特征观察其是否为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虚拟数字币(ICO及挖矿)等违法违规行为,遇到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对待元宇宙这样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普通消费者在保持好奇和期待的同时,更需要秉持一种理性和耐心的态度。应该明白元宇宙目前处在萌芽发展阶段,只有从这个客观实际出发,对市场上出现的元宇宙相关概念炒作、过度包装和盲目跟风等行为保持高度警惕,才能不受骗不上当不掉入陷阱。”左鹏飞说。
于佳宁则建议消费者仔细辨别“真伪元宇宙”的项目。同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政策导向,拒绝参与代币发行融资及虚拟货币炒作等一切非法金融活动。特别要警惕那些打着元宇宙旗号的非法集资、欺诈、传销项目,抵制一切非法金融活动,谨防掉入杀猪盘、资金盘陷阱,并及时向金融主管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
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还需多方发力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促进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元宇宙作为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也将影响数字经济发展和变革。
但要注意,元宇宙的发展会经历较为漫长、逐步迭代的过程。“元宇宙发展还需要相关技术逐步融合、算力和能源消耗达到平衡、法律规范逐步完善,才能推动元宇宙从概念走向广泛落地。我们要更加理性的看待元宇宙,加强相关研究,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于佳宁说,如果忽视技术发展规律,不切实际的炒作相关概念,则可能会导致出现泡沫,反而会延缓元宇宙的发展建设和应用落地进程。
左鹏飞指出,破解元宇宙乱象需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积极引导。尊重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元宇宙领域相关企业聚焦技术创新,稳步提升技术成熟度。其次,加强监管。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在发展中研究解决元宇宙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规范中推进元宇宙企业加速形成行业自律。最后,前瞻立法。应前瞻性的科学立法,提前思考如何防范和解决元宇宙发展可能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及时跟进和完善数据、算法、平台、隐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目前,元宇宙仍处于启动期,无论是技术条件、运行规则还是应用场景均未成熟。对此,苏筱芮建议,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以“守正创新”的理念来开展元宇宙领域的提前布局,不夸大宣传、不忽悠消费者,为机构品牌的积累与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