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红旗轿车大阪“开店”引发日本媒体关注和期待

发布时间:2021-12-28 15:47:11 来源:人民中国

12月19日,中国“红旗”轿车日本首家体验店在大阪浪速区正式开业。当天,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红旗体验中心首席执行官王力等中日各界嘉宾参加了开业仪式。作为中国国产汽车的骄傲,历史悠久的“红旗”品牌进入日本,当地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朝日新闻》更是用了将近一版的篇幅“深入解读”。在公共社交媒体平台,日本网友同样热议此事,但与主流媒体充满期待的积极氛围略有不同,普通民众对中国高级轿车在日本的销路抱有疑虑。“红旗”轿车“开进”日本,大家究竟怎么看?请看报道。

“红旗”H9亮相大阪体验店

目前,大阪体验店销售混合动力车等共计4种车型,明年夏季将销售电动汽车(EV)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等共计5种车型。

普通日本民众对红旗轿车似乎并不熟悉,在日本不下于高端奔驰车的669.95万到1096.53万日元售价,被网友惊呼“天价”。在相关新闻下,网友留言的关键词是“严峻”、“困难”。有网友评论:想在日本市场立住脚可不容易,连美国车福特都撤出了。看来来自汽车强国日本消费者的审视目光的确颇为严格。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红旗体验中心首席执行官王力等中日各界嘉宾参加开业仪式

事实上,目前日本轿车市场中进口车所占比例不足1成,日本消费者对本国品牌的信任度极高,且轿车品牌中也是以欧洲车最为出名。在看重品牌力量的轿车市场,中国国产车知名度尚且不足是摆在“红旗”轿车面前的现实难题。对此“红旗”体验店的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急于扩大市场占有,要一步一步慢慢走进日本市场。”

不过不同于日本网友对此次“红旗”轿车进军日本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曾在中国长期留学生活的井上正顺表现出了一些乐观期待,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表示:“‘红旗’是中国国产最高品质的轿车,可以说是中国版劳斯莱斯吧。我还是挺期待坐上‘红旗’轿车看东京风景是种什么感觉的。”日本媒体也对“红旗”轿车进军日本以及其背后的中国制造竞争力给予了关注和期待。

《朝日新闻》在“红旗”轿车体验店开业次日的头版报道中评价: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开始积蓄自身竞争力的证据。此次“红旗”推出的车型是售价超过1千万日元的高级轿车,这也象征了中国制造商的气势。截至12月1日,日本已经累计引入了55辆比亚迪的电动公交车,也有物流公司购入了中国制造的电动卡车。说到中国货,过去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便宜质量差”,但现在中国制造的性能品质不断提高,已经深度参与到了IT、电动汽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那么为什么日本媒体和民众的看法会出现反差,引起媒体关注和期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近来伴随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纷纷制定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目标时间表后,日本给予了电动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较早开始研发普及电动汽车的国家,成为了很多日本媒体笔下与本国汽车行业动向作比较的对象。

《朝日新闻》12月16日专文报道广州车展

《每日新闻》就曾在评论解读日本实现碳中和政策时举出了中国的例子:中国有建设电动汽车社会的清晰乐观的愿景,还有坚决执行,让愿景实际落地的领导力。日前丰田发表了计划在2030 年完成销售3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汽车产业是日本最大的制造业,如果丰田都跟不上电动汽车发展的话,那么日本制造也将面临没顶之灾。《朝日新闻》在12月16日用半版篇幅以《新能源汽车群雄逐鹿》为题,报道了在广州车展上,中国企业跨行业进军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与之相比日本汽车行业仍然静悄悄,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起步过迟了。

薛剑驻大阪总领事在“红旗”体验中心开业仪式上致辞

目前“红旗”轿车等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日本,既是对高水平的日本市场发起挑战,也是在促进两国汽车行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正如薛剑驻大阪总领事在“红旗”体验中心开业仪式上致辞所说:“中日汽车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一系列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日本汽车品牌被引进中国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领域,中日也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中国品牌的电动大巴车在京都等城市公共交通中大显身手。两国汽车产业合作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中日经济技术合作平等互利、互补双赢的良性循环。”

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卡车下线,结束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红旗”作为中国第一辆自主研发的国产高级轿车诞生,到今日中国企业群雄逐鹿电动汽车市场,这数十年从无到有的发展既是中国汽车行业,也是中国制造业的缩影。根据统计在2020年时,日本进口商品中,中国制造比例达到了约四分之一,并且其中低端制造业服装等在不断减少,通信器材、手机等高端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

未来伴随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相信不仅是“红旗”轿车,我们也许还将看到更多的中国品牌进军日本,在日本市场磨练自己的品质,为两国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图片提供:中国驻大版总领馆、王朝阳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