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宪法学》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逻辑

发布时间:2022-01-06 14:34:5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1年11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宪法学教学重点指南>的通知》,这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要求和行动指南,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是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反映,彰显了高校思政课使命属性和时代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法治思想,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迈入到全面法治化的轨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治化的科学体系,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化程式,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和突破。新时代法治思想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党和国家“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深刻总结和系统把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奋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新时代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高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和根本要求。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尤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建设的重要根本。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宪法学》教育教学、培养具有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观念的人才,不仅是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治精神血脉的现实需要和集中体现,而且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根本要求和时代责任,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布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生动实践。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

《宪法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的“德”,就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是“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固有之义。将新时代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全面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让法治理念深植入大学生头脑里,在立德上花时间、下功夫,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既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固有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趋势,其势必然。

《宪法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中“德”的重要内容和德育彰显。“德智体美劳”的“德”与“大德、公德、私德”含义相同,含有政治、道德、法律三个层面意思,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立德就是要在坚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道德品质、涵养法治素养。新时代法治思想内容丰富、精深博大,包含宪法精神、法律原则、法治文化和法治信仰等,将新时代法治思想和《宪法学》融入高校思政课,亦即涵养青年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此同脉一理,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劳”的“德”同属一义,都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需要和生动体现。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反映

《宪法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应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途的未来一切风险挑战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根本。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十分明显,在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开启第二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段,新时代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法治理论指导和制度保障。由此,在高校思政课堂、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新时代法治思想和《宪法学》的教育教学,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根本要求和思想自觉,必将凝聚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磅礴力量,必能战胜未来一切风险挑战。

《宪法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之时,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毫无疑问,法治化、自治化高度发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属性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强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体现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效能上,体现在社会主义法治化和自治化的高度发达和完备上。新时代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过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障,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自觉和生动反映。

(作者 程宇昌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新媒体学院特聘教授、博士;胡梅玲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人事处处长)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