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国际饭店的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开始运营。
在未来的20多天里,这里将接待1700余名中外记者,向世界展示“双奥之城”北京的魅力。
一起看看北京新闻中心长啥样
每届奥运盛会的召开,都会让世界的目光投向举办地。因此,在主媒体中心之外,设置一个服务于采访报道举办城市、举办国家的非注册媒体中心也就成为了奥运会的惯例。
2022北京新闻中心就是本届北京冬奥会的非注册媒体中心,也是参与记者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
这里主要向全世界的记者展现“双奥之城”北京市的人文、科技和绿色发展,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中心首场发布会上,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表示,未来的20余天内新闻中心将组织百余场新闻发布、城市采访、展览展示、科技互动等活动,通过媒体的报道让世界认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热情好客的人民。
参加完发布会,小编也仔细地参观了新闻中心的各项设施,真想为中心精彩纷呈的亮点和周到细致的服务点个赞。具体都有啥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新闻中心的科技亮点
在记者工作区,一个巨大的利亚德8K超高清电视将在这里实时转播冬奥的比赛,让人感受到科技力量带给生活的无限美好。
而云聚展厅的沉浸式直播交互系统,则可以让环外的记者也能和奥运村内的采访对象远程连线,通过大屏和摄像头,实现“面对面”采访。
为了更加沉浸地展示北京的魅力,新闻中心还设置了“VR游故宫”体验,戴上VR头盔即可在故宫的历史长河中遨游。
骑上动感单车,在锻炼之余,还能在面前的大屏幕上欣赏北京的美景,非常惬意。
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在形象展示品展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各语种版本陈列在醒目位置,各类外宣书籍、北京市和冬奥会的宣传品琳琅满目,供各国记者阅读。
“美丽中国”图片展让人足不出户体会多彩神州的美景。
奥运徽章时空交换站除了展示本届冬奥会的各类徽章外,还为各国记者提供了一个交换奥运徽章的契机,通过交换彼此的徽章实现友好交流。
令小编印象最深的是由京彩瓷博物馆提供的非遗体验。在这里,所有记者都可以亲自上手体验非遗,还有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场面热闹非凡。
茶席是品茶时垫在茶杯下的装饰物。彩绘之后,茶席仿佛有了生命,仿佛品茶也更有韵味。
泥塑的彩绘生肖一般采用红色作为主体颜色,非常适合春节,配合红色的布垫,酿出了浓浓的年味。
珠艺来源于中国的编织文化,是一种实用的装饰品。
掐丝彩砂画则可以说是景泰蓝工艺的“简化版”,通过用胶水把铜丝固定在盘子上来描绘出各种图案,最后通过填砂上色,涂上防水胶,即可做成各类精致的摆件。
细心周到的媒体服务
新闻中心还设立了记者工作区,提供高速网络、可实时观看的高清公共信号等高效便捷的硬件设施,为记者提供咨询、交通、餐饮、医疗等便捷的媒体服务保障。
中心运营期间还为记者专门设立了核酸采样点,保障大家的防疫安全。
相信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各国记者将在这里发现越来越多的北京魅力,将更多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摄影、视频制作:顾思骐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