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好!虎年大吉!虎虎生威!”除夕夜8点,在马来西亚留学的刘杨在家人微信群里连着发了几个拜年表情,然后又说,“我在这边微信就能看春晚!竖屏的!”还顺手把直播地址发到了群里。
今年,总台春晚在视频号首创竖屏看春晚概念,入驻微信视频号,开启手机竖屏直播,满足了更多人群尤其是海外观众的收视需求。这不仅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全新视角与体验,同时也设计了直播间全新互动玩法,让全球华人在观看时都能与春晚现场进行互动,更添“沉浸式”体验乐趣。
更适合手机的“竖屏春晚”
作为中国春节的一项“文化仪式”活动,春晚在海内外华人中备受关注。尽管因为疫情,不少华人无法和国内的亲友齐聚一堂,但通过春晚的视频号直播间,全球各地的华人可以便捷地边看春晚边和亲友聊天发消息,一起欢度春节。“竖屏看春晚,更适合手机模式,而且观看体验更好,画面更清晰”。新加坡华人Lee表示。
手机“竖屏春晚”截图。
在柬埔寨工作的付娟也是通过手机和几名好友组局过除夕,看春晚。“看春晚是个传统,人在国外时就更这么觉得。好在现在看春晚很方便,通过微信就可以看。”她说。
作为连接全球用户的社交平台,微信为总台春晚在海外传播增添了新力量, “竖屏看春晚,边看春晚边拜年”的体验通过视频号传递到了海外。同时,视频号与朋友圈可以“无缝连接”,通过视频号可以发布“虎年专属朋友圈”,边看直播边拜年。
据统计,截至1月31日24时,2022年春晚新媒体直点播用户触达49.32亿次;首次推出的竖屏看春晚累计观看人次2亿,竖屏用户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50%。视频号直播间点赞数超过3.5亿次,总评论数超过919万次,总转发数超过551万次。
与此同时,央视频、央视新闻新媒体、央视网、云听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和44种语言对外新媒体平台,联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了直播和报道。
高科技助力沉浸式体验
“我是通过中国朋友介绍,用wechat看到了春晚,感觉很丰富,很精彩,效国特别震撼。”来自文莱的波尼说,“我还叫我的小女儿一起看了,她也很喜欢。”
“中国的春晚我已经看过不止一次了,最爱的节目还是小品。”瑞典记者卡罗琳说。今年的春晚给了她很不一样的体验,“视觉效果更好了,内容更丰富。”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用舞蹈演绎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据介绍,总台首次在海外采用4K超高清信号同步直播春晚。同时,春晚融入了XR、AR虚拟视觉技术、全息扫描技术和8K裸眼3D呈现技术等,节目中采用AI多模态动捕系统对演员的运动轨迹和形体进行采集,并用AI算法实时计算出演员形体影像的三维坐标,使数字模型与演员同步、高效、精准地完成动作表演,打造虚实交互的神奇视觉效果。新技术、新创意与舞台效果相融通,以电影化制作呈现出影视大片的质感。
“春晚中的歌曲、舞蹈等所有的节目都是高质量的,每年都让我惊叹不已。”来自日本的渡边满子对春晚的高质量呈现表示赞叹。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最大的视频网站niconico上每年都进行春晚的实时播出,平均每年吸引至少10万日本网友观看,歌舞、传统戏曲、中国武术等精彩纷呈的节目,令日本观众耳目一新,他们同中国观众一起享受着春节专属的视听盛宴。
春晚中的冬奥元素
零点钟声一过,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祝福之后,春晚上一曲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唱出了红火中国年与冰雪冬奥会相遇时,人们的喜悦与期待。
“梦,全都点亮每个角落,每个地方;心,连在一起,汇聚成爱的力量......奥林匹克的相逢,七彩的天空,最美的夏和冬,奥林匹克我和你再次相拥在一起,跨越关山万重......”伴随着悠扬的歌声,观众席中28名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和2名手语老师用手语一起无声地伴唱。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春晚中,为北京冬奥会送祝福。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冬奥元素成为今年春晚舞台的一大亮点。《点亮梦》主要是针对今年北京举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现两个冬奥“一样的梦”。而在春晚的冬奥特别设计短片《冰雪闪亮中国年》中,交响乐团置身冰天雪地里倾情演奏,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如精灵一般,伴着溜冰圆舞曲、冬奥交响乐跳动的音符穿梭飞翔。吉祥物环绕之处,指挥家燕尾西装化作冰雪装备,指挥棒变身雪橇从冬奥滑雪大跳台滑下,完成从春晚舞台到冬奥场馆的梦幻转场,提琴与花样滑冰实现古典音乐与冰雪运动的完美融合。
出现在春晚观众席的冬奥会速滑冠军张虹。
而许多此刻正在北京的冬奥会涉赛外籍人员也入乡随俗,体验了中国传统年俗。巴西转播商丰塞卡从中国同行那里听说了“春晚”,便在除夕之夜特意打开电视观看。“这跟我之前想象中的‘春晚’有些不一样,能看到你们的传统,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丰塞卡表示。
许多在北京冬奥会闭环内工作的志愿者们也同样通过手机观看了春晚,而且很惊喜地看到了其中的冬奥元素。“这次是我20年来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但是我过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冬奥年’。”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语言服务咨询台工作的志愿者叶纹笑宇说,和志愿者伙伴一起看春晚最有“仪式感”,“今年我们是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着共同的冬奥梦团聚在一起,我觉得意义非凡。”
撰文:张岩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