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曲表演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午,17岁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选手苏翊鸣在石景山首钢滑雪大跳台夺冠,再次创造历史。与此同时,距离他向西北6.5公里处的石景山区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文化馆也被一股热气所包围,“元宵佳节·沉浸式京西民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市民们聚集在这里,一同感受历史。著名导演、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丁荫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文阁,著名书法家范梅强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出席活动。
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原是一座老宅院。距离院子还有一段距离,喧闹的锣鼓声和喝彩声就已经传来。在院前的广场上,舞狮表演进行得如火如荼。狮子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狮子机灵可爱的样子引得人们阵阵发笑,高难度的跳跃、旋转动作让人们连连叫好。
走进院子,一口大铁锅架在煤炉上正冒着滚滚热汽,一阵淡淡的糯米甜香随风飘散。旁边,一位阿姨端着一个笸箩来回摇晃,白白胖胖的元宵在里面有节奏地翻滚。这就是北方人共同的童年记忆——摇元宵。以前,商家都在街边用大笸箩摇元宵,现摇现卖,当场架锅煮元宵。食客或围而食之,或买回家自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元宵,祈福新的一年阖家团圆、平安喜乐。
单弦表演艺术家也来为元宵节添彩。单弦源于北京,兴起于乾隆、嘉庆年间,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其曲牌众多,大多反映现实生活。这曲调一响起,那种怀旧的市井味和喜庆的年味交织在心中,唤起人们浓浓的乡愁。
民俗陈列馆收藏的老式暖水壶
2009年,石景山区西部开发建设开始,住在这里的村民搬迁到了楼房里,百年老宅王家大院变成了一座民俗博物馆。展示在这里的许多老物件——暖水瓶、钟表、自行车、茶壶等,都是当时从村民家里收集来的。这里是京西人民乡愁的寄托,搬迁走的市民偶尔还会回到这里重温往日时光,每年过年也会聚集到这里,一同追寻记忆中的“年味”。
民俗表演艺术家在为游客发放冰糖葫芦
如今,这里悄然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新地标,交响乐会、雅集等文化活动,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热爱文化观光的游客踏足,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也为这里增添了更多活力。目前,中交集团与石景山区政府合作,正在以文化为核心,将石景山西部打造成古道文化传承的典范。石景山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朱龙斌说,“年俗是我们宝贵的文化传统,我们不仅要保留和传承,还要致力于对外传播这些文化。新年新气象,今天也是新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会扩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推动优秀的国粹文化走出去。”
出席今天活动的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被这浓浓的年味所感动,有感而发创作了三对俳句与汉俳,抒发了内心的喜悦。
元宵や月も団子も円やかで
正月大团圆,十五元宵盛在碗,皓月挂东天。
獅子舞や元宵ムード盛り上がり
十五闹元宵,烘托全场气氛好,狮舞兴致高。
元宵や赤き提灯雪被り
瑞雪兆年丰,正月十五雪挂灯,灯笼格外红。
撰文:袁舒
图片拍摄:王众一、袁舒
视频制作:袁舒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