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游走龙江礼赞龙魂 详述黑龙描摹龙神

发布时间:2022-02-16 10:19:46 推广来源:外向龙经

金龙寿,黑龙江鹤岗人,中共党员,东北作家。近十年间,金龙寿先生踏遍龙江大地走访调研,收集资料,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龙文化。2015年5月,以黑龙文化为背景,中华龙之精神为主线,金龙寿先生出版了著作《黑龙的传说》并受到了广泛关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专门举行了发布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内知名作家、专家进行座谈。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网、黑龙江日报、搜狐网等先后进行了报道,《中华英才》等国内期刊也相继发专栏报道或收录。黑龙神话的诞生,丰富了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龙文化的内涵,形象塑造了中华龙之精神和品格,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精神,还为推动中国传统龙文化的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华儿女“龙的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龙的神话”与“龙的传人”

神话是大千世界的产物,是人类思维意识形态的产物,它与人类共相存、共发展、共进步。神话影响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愿景。黑龙神话中的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龙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是而龙的精神则是我们中华民族儿女代代相承的真诚、善良、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民族英雄精神。

游走龙江礼赞龙魂 详述黑龙描摹龙神

《周易》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取数,后天八卦取向。后天八卦中的“震卦”五行属木,方位是正东方,在动物类象中,第一个类象震为“龙”。中国在世界的正东方,因此,东方的“龙”就是中国。《周易》常常提到“天地人”天为乾卦,乾为天也为父,地为坤卦、坤为地,也为母,以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从中可以看出“人”震卦既然为东方、为龙、为人、为长男。同时也是代表“人”需要繁衍后代,因此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说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龙的传人。

游走龙江礼赞龙魂 详述黑龙描摹龙神

黑龙的故事梗概

黑龙江的前身叫白龙江,由于白龙经常在黑龙江两岸兴风作浪,屡屡侵袭沿岸百姓,以至乡村凋敝、民不聊生。黑龙闻讯震怒,发誓为民除害。它同情百姓疾苦,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目睹白龙在人间作恶,奋起抗击,惩恶扬善,最终在百姓的协助下,一举打败白龙,最后显现神仙原形。书中不仅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了黑龙、书娴、李洪水等栩栩如生的人物,赋予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嫉恶如仇、英勇顽强的生动形象,还以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游走龙江礼赞龙魂 详述黑龙描摹龙神

黑龙的文化特征

“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因各地风土人情、地域风貌不同,龙又分为金龙、黄龙、土龙、黑龙、白龙等等。黑龙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间信奉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留下的足迹传说也比较多,是颇具可触感的神奇传说故事,不仅形神具备、故事完整,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黑龙的精神及其成长、奋进的历程,是龙族的呈现。因此,黑龙的传说在黑龙江沿岸影响深远,并形成了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

游走龙江礼赞龙魂 详述黑龙描摹龙神

黑龙的文化内涵

故事通过黑龙的形象塑造,处处彰显了黑龙为百姓排忧解难、真诚、善良、英勇顽强、正义担当、无私奉献的正能量,而这其中的能量内核也正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要素,他不仅形象化了中国龙的精神,也丰富了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象征意义。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中,能反映中华民族正能量精神的并不多,而黑龙的传说故事,恰好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神圣。

游走龙江礼赞龙魂 详述黑龙描摹龙神

黑龙的现实意义

“中国故事的魅力植根于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名片。”可以说,《黑龙的传说》非常符合这样的中国文化特性,属于这类的中国故事,也应该成为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如今,中国正以崭新的风貌走向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越来越接近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龙”的故事,传递好“中国龙”的精神,让世界分享“龙的传人”的精彩文化,以推进世界和平和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走进新时代,作为享受时代精神文明的中国人,有义务讲好中国故事,有责任把中国的故事宣传到外国去,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把中国的精神文明展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以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

金龙寿先生为《黑龙传说》第二版出书,在北京找到著名工笔画画家,历时二年半,将13幅书中精美插图绘画完毕,为新书增分添色。

同时,动画电影《黑龙的传说》由百人动画精英团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金龙寿先生表示,将来还要在家乡黑龙江建设龙文化旅游景区,推动龙江旅游文化的发展,为中国龙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