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日本学者解读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后的课题

发布时间:2022-03-06 13:49:55 来源:人民中国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超过16000字的报告,既回顾了去年中国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也对今年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的发展进行了谋篇布局。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俄乌局势牵动世界。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将出台哪些大政方针应对国内外挑战尤为关注。日本学者也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中国今后的课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日本学者解读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后的课题

木村知义,前NHK主播、日本媒体人

木村知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简明扼要,比往年更具紧凑感。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与全场代表一同回顾了过往一年的成果,并呼吁为应对今后的挑战,再接再厉。

李总理提到“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随后指出“国内外形势又出现很多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李总理非常坦率地剖析了中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然而,他强调即便在全球经济和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将坚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报告还提到,要继续做好 “六稳”“六保”工作。根据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通过机动、灵活的政策调控,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稳定就业、关怀中小企业、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建设“数字中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表述透露出了中国往稳定民生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力的决心。

报告在结尾处提到“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这句话在表达出中国正视困难的底气的同时,让我深切感受到,在生产供应链等方面高度互相依存的现代世界,中国面临的困难,也是我们日本所面临的困难,同时也是全世界必须携手合作共同面对的课题。

日本学者解读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后的课题

西园寺一晃,东日本国际大学客座教授

西园寺一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美中博弈升级,俄乌局势等问题牵动世界,全球不稳定因素正不断增加。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召开的。关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首先,2021年的中国经济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但依然实现了8.1%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远超当初设定的6%左右的增长目标。这是在新冠疫情蔓延、美中博弈激化、全球经济停滞等诸多不利条件下取得的重大成果。

其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面临诸如需求缩小、投资钝化、就业情况严峻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中国虽然现在出口情况良好,但依然没能摆脱“外需型增长模式”。今后中国最大的课题是,继续挖掘内需潜力,稳定就业,实现从“外需型增长模式”向“内需型增长模式”的转变。

第三,2022年中国经济继续以“可持续的稳定增长”为方针,制定了实现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我认为,中国需要加强包括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内的“创新驱动型发展”。

第四,中国现在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挑战,我衷心期待中国面向“下一个百年”目标,迈出坚实有力的前进步伐。

日本学者解读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今后的课题

铃木贵元,丸红(中国)有限公司经济调查总监

铃木贵元:

2020年,中国最早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实现了经济复苏。2021年,中国GDP增长8.1%,人均GDP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在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后,中国确立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2022年中国将为此做出哪些努力,值得关注。

政府机构的有关民调显示,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国防等关于法治、安全和稳定的话题是民众最大的关切。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反垄断法的执行力度,并强化对企业的行政指导。民众越来越关注政府如何完善与健全相关制度,以夯实公平、公正的发展基础。对于近期中国强化规则制定的动向,海外也出现了一些担忧,认为那将弱化创新动力。但是用健全的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其实也是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起到规范过度竞争行为的作用。我非常支持中国对新目标发起挑战。

采访、编译:吴文钦、王朝阳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