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南京沿江街道学习雷锋更走心,党员冬训焕活力

发布时间:2022-03-07 17:39:1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59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59年,雷锋精神,永驻心中。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沿江街道将学习雷锋精神与文明实践、党员冬训有机结合,学在一线、干在一线,将冬训学习融入实地实境。

阳春三月正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近日,沿江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联合复兴社区在润泰广场举行了“沿小帮”民政志愿服务团成立仪式暨公益便民嘉年华社区行活动。“活动太好了,今天恰好是二月二龙抬头,在这里可以享受免费的理发服务,不仅服务态度好,而且剪发手艺也很专业,这样的便民活动很OK!”一位居民兴奋地说。“沿小帮”民政志愿服务团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养老服务以及为家庭困难人群力所能及地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等多种形式的民政领域志愿服务,是沿江街道在推进志愿服务中的一个创新亮点。

左边的缝纫机时不时传来“哒哒哒”的声音,志愿者阿姨用精湛的手艺为居民们换拉链、改裤脚、缝补丁;修钟表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正细心地帮助小姑娘修理心爱的手表;银行的志愿者以真实案例为鉴,教导老人们不要相信陌生人,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在冯墙社区广场,一场“践行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贴心零距离”文明实践活动,打通了服务群众、关心群众“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弘扬雷锋志愿精神,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力度,社区还通过沿江E家亲公众号向广大居民公开招募志愿者。

在启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办的“心同启新一起律动,情随志愿服务共融”文艺演出暨志愿便民服务活动被舞台上精彩的演出推向热潮。有这样一支文艺团队,他们身着特色的朝鲜族传统服饰,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这些表演者正是由启新各个街区的朝鲜族居民组成,他们用朝鲜民族特色长鼓向大家展示朝鲜族民俗礼仪和民族文化,用翩翩舞姿向祖国大地表达真诚祝福与热爱。草坪上,孩子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用生动的文字、可爱的手绘,精心制作出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手抄报,在心底埋下一颗学习雷锋精神的种子。

街道协作发展党支部组织党员在长江沿线风光带开展“保卫母亲河”志愿活动,志愿者中不乏儿童和长者,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雷锋精神,将散落在岸边的烟蒂、饮料瓶、包装袋等垃圾分类装入垃圾袋。一名年纪稍大的志愿者跟大家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沿江”发展:“在我小的时候,江边只有一大片的芦苇荡,一到晚上,黑漆漆的一片。你们看现在,长江两岸一栋栋高楼树立,每天都是灯火通明。日子越过越好,也轮到我们为环境提升贡献一份力的时候了。”老同志讲地绘声绘色,志愿者们听地津津有味。

“我一年级想成为中队长,三年级想成为大队长,现在的我志愿长大成为一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慷慨激昂的故事分享是来自五年级的小小志愿者王睿泽。龙山社区在南大金陵学院举办“传承雷锋精神,赞美志愿服务”2021年度益点爱志愿者表彰暨故事分享会。除了他以外,还有红沿宣讲团成员李光华同志退休不褪色,坚持发挥余热,收集景点门票,传承红色经典的故事;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在社区核酸检测点,每天志愿工作6小时的幼儿教师袁媛;社区全民核酸采样中最小的志愿者,五年级的他与爸爸、妈妈一起志愿投入防疫工作中的王睿泽;开设公益瑜伽课程,让辖区近百名女性受益,从瑜伽锻炼中重塑自信,丰富辖区居民全民健身的杨文娟。一个个真挚真诚的故事与感想说出了在场志愿者的心声,唤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

一场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次次思想与行动相转化,让全街党员进一步认识到冬训的魅力。如今,在沿江街道参加各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在提高知行合一能力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党员冬训学习教育向实践转化。

(供稿:沿江街道)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